后山诗为江西林宪副作

崔崔后山,清漳之漘。下蟠厚坤,上摩穹旻。

山有嘉植,维松维柏。亦有令人,维英维特。

维子润甫,恺悌君子。奕奕高堂,在山之趾。

道积于躬,静与山处。及时奋庸,怀山曷已。

山则升云,兴雨祁祁。有道于施,君子之宜。

大江之西,维国南服。政纪之明,不严以肃。

肃如秋霜,示民之威。熙如春阳,维民之怀。

维山之崇,不迁厥常。维君子誉,式永其彰。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后山诗为江西林宪副作》,是对江西林宪副的赞美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道德象征,展现了对林宪副品德与政绩的高度评价。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后山的壮丽景象,“崔崔后山,清漳之漘”,山峦连绵,清溪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下蟠厚坤,上摩穹旻”两句,将山比作大地的脊梁,直插苍穹,寓意林宪副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山有嘉植,维松维柏”描绘了山上生长着松柏等佳木,象征林宪副的品德如同松柏般坚韧不拔,四季常青。“亦有令人,维英维特”则进一步赞美林宪副的杰出才能和独特魅力。

“维子润甫,恺悌君子”点明了林宪副的名字,并称他为仁爱宽厚的君子,体现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接下来,“奕奕高堂,在山之趾”描述了林宪副的居所,隐喻其品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

“道积于躬,静与山处”赞扬林宪副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道德,与山林和谐共处,体现了他的内敛与深沉。紧接着,“及时奋庸,怀山曷已”表达了林宪副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心怀山河,永不满足的精神。

“山则升云,兴雨祁祁”以自然现象比喻林宪副的政绩,如同山峰升起云雾,带来甘霖,惠及百姓。这不仅是对林宪副施政效果的肯定,也是对其道德品质的赞誉。

“有道于施,君子之宜”强调了林宪副施政之道的正确性,符合君子之德。随后,“大江之西,维国南服”指出林宪副管辖的区域广阔,政令明确,既不严厉也不松弛,恰到好处。

“政纪之明,不严以肃,肃如秋霜,示民之威;熙如春阳,维民之怀”通过对比秋霜的肃穆与春阳的温暖,形象地描绘了林宪副治理方式的严谨与亲民,既威严又慈祥。

最后,“维山之崇,不迁厥常,维君子誉,式永其彰”总结了林宪副的品德与政绩如同山岳一般稳固不变,其声誉也将永远流传,表达了对林宪副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林宪副个人品质和政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泸川古意

三蜀古名郡,泸川古名州。

我来值残暑,偶此数日留。

新秋忽改节,凉风渐飕飗。

逍遥散前除,仰视天宇周。

征鸟去不息,白云亦悠悠。

佳人渺何许,重林蔽层丘。

秋日复西迈,大江自东流。

良辰不我与,古道旷莫酬。

愿闻瑶华音,行矣旋吾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五盘山

五盘何艰哉,石磴绕山腹。

诘屈入云霞,回互下崖谷。

嗟彼远道人,陟降劳筋骨。

跋马登层巅,悠然注远目。

惟见山色高,似觉地势促。

蜀道古艰险,兹险甲西蜀。

忆我去春来,山山正芬馥。

今夏喜北归,四月暑未燠。

兹山得再过,颇快登览欲。

前驿望黄坝,苍苍但云木。

形式: 古风

登金牛驿楼

好山四巃嵷,汉水前萦绕。

小楼试一登,山水青未了。

因思大禹时,洪流方浩渺。

乃竭胼胝劳,神功弥八表。

岷山在经纪,岷江亦疏导。

贡赋分九州,梁州已通道。

世传金牛诞,曾不细搜讨。

山驿赋短章,将为愚者晓。

形式: 古风

七盘道中

晓度七盘山,北行道弥恶。

峭壁根虚无,危栈架飞阁。

飘飘风吹衣,漠漠云涨壑。

下有黑龙江,乱石何磊落。

急濑转雷毂,奔湍散流沫。

洄潭更阴沉,俯视诚可愕。

兹路属再来,即事情已昨。

艰险难具论,惟与存颠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