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金大车的《经废寺有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寺庙景象。首句“金身随雨卧”,以金身(佛像)静卧在雨中,形象地展现了废寺的荒凉与岁月痕迹。次句“绀户藉风开”则写寺庙门扉在微风中轻轻开启,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侵袭。
第三句“听法龙辞树”,通过“龙”这一神话元素,寓言般地描述了佛法曾经在此宣讲的场景,如今只剩下了寂静。“翻经石掩苔”进一步描绘了石碑上的经文被青苔覆盖,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藤花檐际罥”描绘了废弃寺庙檐头藤蔓花开,与周围的荒凉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生机。“木魅洞中来”则借“木魅”(传说中的山精)之说,渲染了废寺的神秘与幽深。
最后一句“涧道千年桧,山僧手自栽”,点出寺庙内有一棵历经千年的桧树,由山僧亲手种植,体现了僧人对佛法的坚守和寺庙昔日的辉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废寺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化的感慨和对僧人精神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