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临

帝临中坛,四方承宇。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安宁,兴文匽武。

后土富媪,昭明三光。穆穆优游,嘉服上黄。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在中坛之上临朝的宏大场景,以及其对国家治理的深远思考。开篇“帝临中坛,四方承宇”,形象地展现了帝王居于中央,四面八方臣民仰望的情景,象征着君权的至高无上与四方归心。

接着,“绳绳意变,备得其所”两句,表达了帝王治国理念的深邃与全面,意指其政策与措施能够恰到好处地适应各种情况,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代政治智慧,即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寻求平衡与和谐。

“清和六合,制数以五”则进一步阐述了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宏观规划,强调了和谐统一(六合)的重要性,并通过“五”这一数字概念,象征着秩序、平衡与和谐的追求。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之中,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高度关注。

“海内安宁,兴文匽武”两句,描绘了在帝王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实现了内外安宁,文化与军事并重的局面。这不仅体现了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也彰显了文治武功并举的治国策略,既重视文化教育的繁荣,又强调军事力量的稳固,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后土富媪,昭明三光”则将视角转向自然与宇宙,赞美大地母亲的丰饶与光明,同时借“三光”(日、月、星)之喻,象征帝王的德行如同天象一般明亮,照耀四方,引领民众走向光明与繁荣。

最后,“穆穆优游,嘉服上黄”描绘了帝王在庄严而从容的氛围中,穿着华丽的服饰,展现出王者风范。这里的“穆穆”形容帝王的威严与庄重,“优游”则暗示其治理国家时的从容不迫,体现出一种内在的自信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临朝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治国理念、国家稳定、文化发展、自然和谐等方面的赞颂,展现了古代中国对理想君主与盛世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阳邹子乐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噬,惟春之祺。

形式: 四言诗

朱明

朱明盛长,甫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

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形式: 四言诗

西颢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

奸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

形式: 四言诗

玄冥

玄冥陵阴,蛰虫盖藏。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条理信义,望礼五岳。籍敛之时,掩收嘉谷。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