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芳草怨》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
首句“湘云离离沉晓月”,以湘江之云与晨曦中的明月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疏麻夏死白水发”一句,将夏日的衰败景象与生命的消逝巧妙结合,白水泛滥,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
“传芭楚女辞帐中,夜逐霓旌南过越”描绘了楚女在夜晚随彩云南行的情景,暗含着对远方的向往与不舍。接下来,“荆岑越峤殊百草,恨结柔丝香不老”两句,通过对比荆棘与高山上的百草,表达了深藏于内心的情感,即使岁月更迭,那份情感依旧如初,永不凋零。
“红英捣盐实斧创,青子满地枝如扫”则以红花被捣碎、青果遍地、枝条稀疏的形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破碎与消逝,以及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最后,“刺桐树朽猩猩在,佩杂芳蕤散秋海”通过刺桐树的衰败与猩猩的孤独,以及秋天海洋中飘散的芳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与哀愁。
“乡来青凤食花去,瞻望灵均涕零雨”以青凤食花的传说与屈原(灵均)的典故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泪水如同雨水般倾泻,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