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纤指捧玻璃。莫惜重持。自离阆苑失回期。
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楼上正横篦。
荷气沾衣。谁将名玉碾花枝。
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吕渭老的《浪淘沙令》,是一篇描绘春日游园情景的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
“纤指捧玻璃”一句,以轻盈的手势比喻女子持物之姿态,既表现了她的柔美,也衬托出她手中所持之物的精致与贵重。而“莫惜重持”则暗示着对这份珍贵的保持不应有任何吝啬之心。
“自离阆苑失回期”一句,透露了词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法回返的无奈。这里的“阆苑”通常指代仙境或美好的地方,这里的失去则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下来的“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描述的是一个春日里,园中桃花盛开,而室内却是幽静的氛围。这里的“东风”象征着生长与温暖,“桃著子”则展现了生命力与繁殖力的美丽。而“帘影迟迟”则描绘出室内光线的柔和与时间流逝的缓慢。
“楼上正横笛”一句,通过对楼上的笛声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空灵飘逸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抚慰,也是对心灵的一种触动。
“荷气沾衣”则是词人细腻地感受到了周围环境中的微妙变化,荷花散发出的清香附着在衣上,这里表现了诗人的敏锐感觉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谁将名玉碾花枝”一句,将名贵之物与花枝相联系,不仅是对材料的比喻,也象征着词人对于艺术创作中追求极致完美的态度。这里的“碾”字,既可以理解为细腻地打磨,也可以理解为轻柔地触碰,这种动作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最后,“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则是在强调词中所描绘的花色非同凡响,不仅是颜色的不同,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情意。这里的“取次”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独特之物的选择和偏爱,而“芳菲”二字,则是对这种美好情景最为贴切的概括。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室内氛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同时,其艺术造诣上的追求也让整首作品散发出不凡的韵味。
不详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倚枕数更筹。清夜悠悠。竹风荷露小窗秋。
往事迷人浑不省,总是离愁。无赖是横眸。
济楚风流。一时搂揽著心头。
调数梦魂将我去,明月重楼。
凉露洗秋空。菊径鸣蛩。水晶帘外月玲珑。
烛蕊双悬人似玉,簌簌啼红。宋玉在墙东。
醉袖摇风。心随月影入帘栊。
戏著锦茵天样远,一段愁浓。
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小醉辞归。
怀抱明明只自知。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
雨帘高卷。芳树阴阴连别馆。凉气侵楼。
蕉叶荷枝各自秋。前溪夜舞。化作惊鸿留不住。
愁损腰肢。一桁香销旧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