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步入洞霄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萧萧红树碧峰前”,以“萧萧”形容秋风的轻拂,红树与碧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林秋景图。红树在碧峰的映衬下,更加鲜艳夺目,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宁静的氛围。
次句“为爱桃花入洞天”,直接点明了诗人之所以踏入洞霄宫的原因——对桃花的热爱。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也寓意着超凡脱俗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第三句“偶逐霓旌才百步”,描述了诗人仅行进了一小段路程,便被奇异的景象吸引,仿佛跟随霓裳羽衣的引导。这既是对洞霄宫神秘氛围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渴望探索未知、追求精神超越的体现。
最后一句“却忧人世已经年”,表达了诗人短暂的仙境之旅后,回望现实世界时的感慨。他意识到,虽然只是一百步的距离,但对于外界来说,已经过去了多年。这种时间的错位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反思,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