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传神陈秀才

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

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

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赠传神陈秀才》由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对“传神”这一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首句“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开篇即以“人心”与“面”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性格、思想的差异,如同人脸上的独特特征一般,无法复制,无法混淆。这种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接着,“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将自然界的复杂多变与艺术创作的深思熟虑相提并论。山川的险峻难以预测,正如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思考。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对艺术家创造力的敬仰。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并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形体或物质的满足(“阿堵”常指钱,此处借指物质追求),而是在内心深处(“聊先阿堵中”中的“阿堵”)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内在精神层面的重视。

最后,“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诗人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未能达到极高成就的感慨。这里的“骨相”比喻人的才能或气质,而“汉南宫”则可能象征着艺术的巅峰或理想境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探讨了艺术创作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在追求卓越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自我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向宪见赠三首(其一)

理财无管晏,言利析秋豪。

吐论千人废,摩空六翮高。

未簪安世笔,先佩吕虔刀。

楚泽东风劲,宁辞揽辔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向宪见赠三首(其二)

四望荒楼观,登高动土思。

山川相映带,桃李已纷披。

汉节人重仰,黄陂世莫窥。

三章堆锦绣,唐突古西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向宪见赠三首(其三)

河东空有赋,人不道扬雄。

贵贱云泥隔,寅缘井邑同。

平番依列宿,谈笑霁威风。

终赖帡幪力,能成尺寸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向宪道中偶成

四牡驰原隰,侯邦害必除。

疲民端可念,茅舍未如初。

消息三春异,创痍二纪馀。

君王心在远,谕意倚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