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春尽星坡又一年,鸟啼客去草芊芊。

花开花落供惆怅,天雨天阴总可怜。

倚阁三杯婪尾酒,游园五色并头莲。

独愁鼙鼓催春色,梦入东华只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诗人康有为所作的《送春》。诗中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惆怅。首句“春尽星坡又一年”描绘了春天结束,时间匆匆而过的景象,"星坡"可能指的是某处地点,暗示着时光荏苒。第二句“鸟啼客去草芊芊”通过鸟鸣和草木的繁茂,渲染出一种离别后的寂寥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花开花落供惆怅,天雨天阴总可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伤情绪,无论是花开的喜悦还是花落的哀愁,晴天的明媚或是雨天的凄凉,都触发了诗人的哀怜之情。诗人借酒浇愁,“倚阁三杯婪尾酒”,在阁楼之上独自饮酒,享受最后的春日余晖;“游园五色并头莲”则描绘了花园中盛开的莲花,色彩斑斓,却也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凋零。

最后一句“独愁鼙鼓催春色,梦入东华只怆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色消逝的深深忧虑,战鼓声声似乎在催促春光离去,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美好的东华(可能指京城或理想之地),醒来后却只有满心的悲伤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展现了康有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其一)

大浸稽天痛溺沦,惟吾与汝拯生民。

身经百亿万千劫,我是东西南北人。

黯黯春明有馀梦,滔滔海立尽成尘。

团沙易感伤身世,十四年来几转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其二)

交魂通梦八年馀,槟屿香江叹索居。

九大洲中我行路,二百国事汝成书。

几阅变迁验家国,屡惊生死送居诸。

同心离处忧伤老,秋水相望恨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其三)

清浅忽然见河汉,风飙不复阻蓬莱。

汹汹碧海淘浪静,谡谡青松闻籁来。

执手似经灰劫别,伤心重借酒杯开。

成行儿女皆新识,异域惊看喜复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其四)

须磨月照万松青,东海泱泱纳一亭。

风浪千帆如不动,神山群峭想飞灵。

南村卜宅乐晨夕,九世通家传讳经。

颇笑预人家国事,耦耕浮海拚沈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