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之官开封泛洛东下先寄京师故旧》。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开封途中,泛舟洛水的情景,表达了对故旧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沧波东下武牢关”,以“沧波”形容洛水的广阔与深邃,以“东下”点明行进的方向,通过“武牢关”这一历史遗迹,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下来,“物色人情共惨然”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旅途中的景色和人情时的哀愁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草檄旧传骠骑府,浮家今在孝廉船。”这两句运用典故,前句“草檄”指起草檄文,这里借指诗人可能需要处理政务;后句“浮家”意为漂泊的生活状态,“孝廉船”则暗示诗人此时的身份或处境。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官场到漂泊生活状态的转变,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向来戎马知何补,老去江湖定有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诗人反思过去戎马生涯的意义,似乎意识到那些努力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转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特别是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然的心态。
最后,“无限青云著鞭处,固应分付祖生先。”“青云著鞭”比喻高升,这里暗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人认为,虽然自己已年老,但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与古代名将祖逖的典故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虽老犹壮、志在千里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个人经历和未来展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