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田家二首(其一)

北风夜来息,茅宇觉微暖。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

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

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

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冬日田家的宁静与生机。首句“北风夜来息”,以北风的停歇暗示天气转暖,为全诗定下温暖的基调。接着,“茅宇觉微暖”一句,通过感受茅屋内的微温,进一步烘托出冬日的和煦。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两句,通过近邻织布机的响声和田野中麦苗的低矮,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迭。接下来,“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描绘了清晨阳光下孩子们的欢聚,以及鸡犬的悠闲生活,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则通过屋梁上悬挂的农具,暗示了农事的结束与岁月的流逝,同时“寂寞”二字又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描绘了冬日山石的寒冷与溪水的湍急,以及雪后阳光照耀下痕迹的浅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则通过稀疏的树林与远处的景色,表现了冬日田野的开阔与辽远。最后,“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描绘了飞鸿在水边顾盼,饥鸟在高坡上鸣叫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生机与活力。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通过长啸登上东边的高地,傍晚时分随着樵夫的声音返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冬日田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0)

赵进美(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韫退。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清康熙间官至福建按察使。诗清真绝俗。有《清止阁集》

  • 字:嶷叔
  • 号:清止
  • 籍贯:明末清初山东益都
  • 生卒年:1619—?

相关古诗词

冬日田家二首(其二)

星尽晓色分,日出飞鸟外。

高枝残雪压,寒村散微霭。

田家门始开,篱落闻犬吠。

草际风未定,树杪霞犹在。

方见牛羊群,一一远岭背。

农夫倚仗立,默念将卒岁。

鸟雀鸣阶前,儿女笑窗内。

八口饱新粒,未冬完官税。

皎皎清溪水,飒飒幽林籁。

板桥无屐迹,静与草舍对。

时有旧邻家,拂石坐相待。

形式: 古风

武昌杂感

朔月堕白日,水立天昼昏。

江汉难分流,岁暮蛟螭尊。

怒鳞拔巨浪,势欲无厚坤。

鳣鲔亦跳梁,变化随山根。

舟楫下可恃,客意谁与论?

遥望耆旧里,丁彼汉运屯。

我怀沔上翁,长歌归鹿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太原

漠漠寒沙映戍楼,乱馀烽火未全收。

天清句注连云起,木落汾河抱郭流。

白草昼明吹角晚,黄榆风冷射雕秋。

亦知万里轻行役,岁暮旌旗发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梨花

暮烟无语更依依,清影含春望欲稀。

疏近琐窗留月照,寒垂网户见莺飞。

共停阁外青丝骑,细舞灯前白纻衣。

莫向后庭歌《玉树》,故宫风雨已全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