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池寺

杳霭天池寺,庐山第几峰。

御题丹碣重,荒径紫烟封。

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

不辞屐费齿,惆怅隔林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池寺的幽静与神秘。首句“杳霭天池寺,庐山第几峰”以“杳霭”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氛围,暗示天池寺隐藏在庐山深处,难以寻觅。接着,“庐山第几峰”则巧妙地运用疑问语气,增加了悬念感,让人不禁好奇这寺庙究竟位于哪座山峰之上。

“御题丹碣重,荒径紫烟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天池寺的古朴与沧桑。御题丹碣,意味着寺庙曾受到皇家的重视和题字,而“荒径紫烟封”则通过“荒径”和“紫烟”的对比,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荒凉与神秘,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历史的痕迹被一层紫色的烟雾所覆盖。

“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寺庙的宁静与和谐。鸟儿飞过,云彩飘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僧人归来时留下的足迹却清晰可见,这种对比强调了寺庙生活与外界的隔离,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平静。

最后,“不辞屐费齿,惆怅隔林钟”表达了诗人对天池寺的向往与遗憾。诗人愿意忍受登山的艰辛(“不辞屐费齿”),却因未能亲临其境而感到惋惜(“惆怅隔林钟”)。这里的“林钟”可能是指寺庙中传来的钟声,它在远处回荡,既勾起了诗人的想象,也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天池寺的自然景观、历史沉淀、宗教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口望瀑布次张曲江韵

飞瀑从天下,悬石净晚氛。

飘时全似雪,滴处半和云。

风断珠还缀,涛来松并闻。

湖光纤翳尽,佳气坐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江上

几日维烟渚,凄凄动客怀。

短蓬从雪打,古岸有云埋。

天地晴难料,风波性渐谐。

江边留亦得,鸥鹭本吾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醒心亭

兹亭何独醒,勺水自泠然。

醒醉浑无著,风流自昔贤。

醉元不在酒,醒亦岂关泉。

顾以醉中意,还为醒者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店驿时轮蹄络绎邮吏多逋感而赋此(其一)

荒墟村市远,门巷半榛芜。

但讶高轩过,宁知我马瘏。

追呼一何怒,喘息未全苏。

中使传仍急,天边尺一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