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四)

山庐好,灭烛起帘钩。

萤火随风飘葛帐,虫声如雨上高楼。一榻卧深秋。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画面。"山庐好"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暗示了隐逸生活的恬静与惬意。"灭烛起帘钩"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只有轻轻拉动帘钩的动作打破了这份静谧。

"萤火随风飘葛帐"运用了萤火虫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萤火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点亮了葛制的帐幔,增添了夜晚的诗意。"虫声如雨上高楼"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虫鸣声比作密集的雨点,落在高楼上,既写出声音的密集和连绵,又烘托出秋夜的深远和空旷。

最后两句"一榻卧深秋"直接表达了诗人独处山庐,沉浸在深秋的静谧之中,享受着这份孤独而宁静的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高燮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五)

山庐好,秋气总澄鲜。

几架豆花风细细,半湖菱叶露娟娟。凉意不能传。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六)

山庐好,夜夜听虫忙。

织布居先经布后,发声始短继声长。肇锡合名娘。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七)

山庐好,忙事比人多。

晨起阶前怜斗蚁,夜来灯下救飞蛾。悲悯付微哦。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八)

山庐好,凡卉尽风流。

鹤顶明如仙风额,鸡冠矮似老人头。绝妙一庭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