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醒庵二首(其二)

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风来绝涧水无迹,月到空山树有光。

愁里得诗如老杜,醉中挥墨过颠张。

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珏的《答陈醒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画舫频过柳外庄”,写出了船只频繁经过柳树环绕的村庄,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繁华。次句“南溪原得近东阳”进一步点明了地理位置,暗示溪流清澈,临近东阳这样的名胜之地。

第三句“风来绝涧水无迹”,通过描绘风过深涧,水声悄然无痕,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第四句“月到空山树有光”则借月光洒在寂静的山林,增添了神秘而诗意的氛围。

第五句“愁里得诗如老杜”,诗人自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表示在愁绪中也能写出像杜甫那样深情的诗篇,显示出其才情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第六句“醉中挥墨过颠张”则以酒醉后挥毫泼墨,比喻创作时的豪放不羁,暗指其书法技艺高超。

最后两句“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两个月,未能相聚的遗憾,以及对寒梅独自开放的怜惜,寓含了深深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收录诗词(17)

刘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其一)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

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

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

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其二)

写经谁复换群鹅,故旧其如死别何。

清泪潺潺流不尽,残星落落已无多。

天边尺牍催归凤,水上孤城隐去骡。

日暮不堪东面望,玉峰依旧碧嵯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沈同斋

药栏花径断红尘,坐阅升平五十春。

茧纸有书皆晋体,锦囊无句不唐人。

新图写就多酬客,美酒沽来只奉亲。

昨夜天涯忆君梦,西风吹过楚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无题(其一)

帘幕深沈柳絮风,象床豹枕画廊东。

一春空自闻啼鸟,半夜谁来问守宫。

眉学远山低晚翠,心随流水寄题红。

十旬不到门前去,零落棠梨野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