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的《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儿子的深深牵挂和家庭在动荡时期的期待,展现了浓厚的亲情与责任感。
首句“牵衣念汝拜频频”,以动作细节描绘出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通过频繁的拜礼表达对儿子的牵挂。接着,“骨肉分飞泪满巾”表达了家庭分离的痛苦,泪水浸湿了衣巾,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哀伤。
“家值萍飘须长子,时当板荡要忠臣”两句,将家庭比喻为随风漂泊的浮萍,强调在动荡时期家中需要长子作为支柱,同时也寄寓了对儿子成为忠诚可靠的希望。
“驶波欲逗南归客,寒雁犹怜北去人”运用自然景象,波浪仿佛在挽留南归的儿子,而北去的大雁似乎也理解诗人的离愁,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
最后,“不似大苏迁谪日,斜川尚得侍昏晨”以苏轼被贬谪仍能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典故,反衬自己不能陪伴儿子的无奈,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父爱如山的主题,以及在战乱年代家庭的坚韧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