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图为夏得中题

烟渚蒹葭扑晴雪,蓼花暗染猩猩血。

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

大船小船高揭篷,罾罩竞入洄流中。

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

个个肥鲜真可爱,石火争敲煮鲑菜。

收筒欲向浦口归,携筐拟就沙头卖。

船尾儿牵阿母裳,瓦盆酒熟爷试尝。

母笑持飧儿待哺,浑家共乐云水乡。

尽日忘情对鸥鸟,万事无萦贫亦好。

却嫌富贵有危机,此身甘伴沧浪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捕鱼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捕鱼场景。首句“烟渚蒹葭扑晴雪”,以烟雾笼罩的水边芦苇丛比喻为洁白的雪,形象地展现了夏日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接着,“蓼花暗染猩猩血”一句,通过鲜艳的蓼花与暗红色的想象,象征着捕鱼的热烈与收获。

“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两句,点出捕鱼的季节和地点,江水深邃,鱼儿丰富,渔夫们驾船穿梭其间,忙碌而富有生机。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船只大小各异,篷帆高扬,渔网密集投入水流的热闹景象。

“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两句,通过动态的笔触,描绘出捕鱼者用力拉起渔网,满载鱼儿在秋风中欢腾的场景。鱼儿肥美,令人喜爱,诗人又写到石火烹煮鲑鱼的热烈气氛,以及渔夫们准备售卖的期待。

最后四句,诗人以家庭温馨的场景收尾,孩子们牵着母亲的衣裳,一家人在船上共享瓦盆中的美酒,母亲笑着准备饭菜,全家在水乡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他们忘却世事烦忧,即使贫穷也感到满足,更愿意选择与自然相伴,甘愿在清贫中老去,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渔家生活,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坡为丁文暹赋

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

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

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

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

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

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

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

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

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

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

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

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

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

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

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

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形式: 古风

芦滩水禽图

清霜乍落边风高,鸿雁南征吹羽毛。

长天飞尽楚江晚,冲烟几点投衡皋。

山骨孤奇水痕落,晴沙一片平如削。

虞机良少菰米多,任尔从容饮还啄。

饮啄知谁伴寂寥,黄芦白苇声萧萧。

危梢半折蘸寒碧,雪花不向波间消。

收拾秋容入毫素,应使弋人何所慕。

夜月西楼过数行,秪恐随群破汀雾。

形式: 古风

王舜耕山水为缪行人朴题

烟岚万壑吐复吞,雨过汎涨溪流浑。

野桥山店夜初晓,杳霭不辨东西村。

嘉树苍苍迷近远,白云滚滚银涛捲。

苔封古道阒无人,未放曦轮上孤巘。

舜耕王翁八十馀,眼明能看细字书。

醉挥老笔元气俱,风景似是图匡庐。

多君长才擅专对,好山览遍芙蓉翠。

看画駪駪忆晓行,诗成正揽皇华辔。

形式: 古风

江村晚景图为赵汝宏题

建炎六龙飞渡江,江南有水分天潢。

王孙脱驾向何许,风景独怜闽海傍。

东列二老峰,南峙五马山,凤凰胡蝶相萦环。

金鳌突兀翠釜覆,文笔立扫云烟间。

王孙来此耽幽独,深入江村结萝屋。

扁舟一叶傍渔矶,醉里浩歌山水绿。

日落不归去,曲肱篷底眠,丝网高晒芦花边。

西风欲下海鸥渚,明月正堕蛟龙渊。

王孙已逐江流去,今见云仍玉堂署。

百年世德动遐思,毫端写出沧洲趣。

玉堂老仙来索诗,诗拙不似斯图奇。

多君自是神明后,文献风流知在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