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东游

风流东晋后,外学入僧家。

独唱郢中雪,还游天际霞。

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

景物添新致,前程讵可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风流的东晋时代之后,世俗学问融入了僧侣生活。
他独自吟唱着郢都的雪花,漫游在天边的晚霞之中。
在云雾缭绕的村庄共享香气四溢的饭食,如同秋天的水中月影和花影。
自然景色增添了新的意趣,未来的道路难道有尽头呢?

注释

风流:指文人雅士的风度和才情。
东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外学:世俗学问,非佛教的学术。
僧家:僧侣或佛教团体。
郢中: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借指文化中心。
雪:比喻高洁的品格或诗文。
天际霞:日落时的霞光,象征美好的景色。
云村:云雾笼罩的村庄。
香饭:香气扑鼻的食物。
秋花:秋天的花朵,象征丰收和季节之美。
景物:周围的自然景象。
新致:新颖别致。
前程:未来的发展道路。
讵可涯:怎能有尽头,表示难以预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送僧东游》。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其修行生活的美好祝愿。

"风流东晋后,外学入僧家。"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时空背景,指的是自东晋以后,佛教文化与世间学问相融合,僧人不仅精通佛法,还涉猎世间知识,展现了僧人的博学多才。

"独唱郢中雪,還游天际霞。"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大自然中的修行情景,既有孤独的高洁之感,也表现出其精神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 这两句则是对僧人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共享清淡的饮食和对自然景物的领悟,反映了僧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景物添新致,前程讵可涯。" 最后两句则是对送别之情的抒发和对僧人未来修行道路的美好祝愿,希望其在未来的旅途中能不断获得新的启示和成长,前路似海而又充满无限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送别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对自然、佛法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旅中病客谙尧曲,身贱何由奏九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夏日怀杜悰驸马

五月清凉萧史家,瑶池分水种菱花。

回文地簟龙鳞浪,交锁天窗蝉翼纱。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

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李相心中乐

负海狂鲸纵巨鳞,四朝天子阻时巡。

谁将侯玉乖南面,几使戎军殷左轮。

久作妖星虚费日,终□天洞亦何人。

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

阃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

已分舟楫归元老,更使熊罴属丈人。

玄象合教沧海晏,青龙喜应太山春。

来年二月登封礼,去望台星扈日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