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都官洞庭诗

阅水须阅秋水时,洞庭八月为最宜。

百川涌溢注平旷,倒卷溟海翻天池。

潇湘沅澧绀碧色,千里一片清琉璃。

蜀江亦浊远不杂,正若黄组萦鉴匜。

长风簸轩一何壮,雪浪成山相蹙移。

奔霆击电恣轰磕,素车白马交横驰。

朱垠骋望更无地,翼轸落影光参差。

南极老人坐盘石,赤足皤鬓濯项颐。

修鳞巨鬣出万族,窟穴鳣鲔泥蛟螭。

身躯长大竟无益,机械利器潜相随。

但令渔师贾馀勇,冒突死地常安之。

巴蛇断骨不自免,此曹幺么何能辞。

秦皇属车八十一,赭衣伐山豪不羁。

九疑不到二妃泣,圣贤失势令人悲。

忆登洛阳值摇落,暮霞新月含风漪。

古今光景共一瞬,独绕四壁观题诗。

神官威岩鬓似戟,楼船持节森画旗。

湘灵奔走伺颜色,鼓瑟献巧招冯夷。

新篇秀句远为寄,清风白芷丛余思。

呼儿叠纸作报语,衰老抚事情孳孳。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在秋季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的清澈、波涛的壮阔以及湖中生物的多样。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如“倒卷溟海翻天池”、“雪浪成山相蹙移”等,形象地描绘了湖面波涛汹涌的动态美。同时,诗人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如“秦皇属车八十一,赭衣伐山豪不羁”,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权力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描绘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新滩行

巴江之水西南来,峡束川壅声若雷。

瞿唐五月不敢下,滟滪中流大如马。

风波虽恶石不去,太古以来怨行者。

君不见前日巴山复摧裂,万仞臬兀江中绝。

孟冬水涸石角见,上流下流尽精铁。

当时长年皆有语,后来艰危从此数。

上天设险知为谁,但恐妨人如滟滪。

形式: 古风

和杨十七伤苏子美

苏君在朝素机警,气排青云力扛鼎。

鹓鸿遇风鄙巢栖,骐骥得涂嗤坎井。

千金置酒宴长夜,锦绣照烂丝篁静。

明珠盈车谤随起,白巾还家酒未醒。

翟公署门宾客改,魏牟去阙江湖永。

濯缨渔父唱沧浪,结庐陶令依人境。

时浮扁舟就什一,出从数骑非造请。

穷途诗语尤慨慷,暮年笔法加豪逞。

霜凋兰蕙不待老,一世欢悲竟俄顷。

遗书犹缺茂陵求,卜宅乍许要离并。

生平相望不相接,凛凛气概吾能省。

川流既逝安可回,骏骨虽买何由骋。

知君金石尝定交,末路人琴俱不幸。

大招无复修门期,怀旧邈与山阳等。

形式: 古风

城东观鱼

东城水深色如黛,居人来过不知爱。

我浮扁舟转城曲,苍烟古树寒相对。

忽如身在松江游,况有渔子前操舟。

霜天黯黯始下雁,雪浪杳杳频惊鸥。

万鱼挂网同时急,赤鲤长大犹人立。

旧疑古潭有神物,倏见金鳞却腾入。

楫师献功喜相顾,岸傍欢声仍坌集。

主人置酒乐未央,艇子行䏑轻相及。

吴酸缕鲙白玉盘,四座相喻同加餐。

人生万事岂有难,我能为公成此欢,兴极意移令我叹。

落日蔼蔼沈云端,岸草露白天风寒。

形式: 古风

观鱼

清濠环城四十里,蒹葭苍苍天接水。

使君褰帷乘大舸,观鱼今从北阙起。

开门渔师百舟入,大罟密罾云雾集。

小鱼一举以千数,赤鲤强梁犹百十。

浊醪赏功倾瓦壶,公言锡爵争欢呼。

馀人不及色沮丧,数奇天幸相贤愚。

浓云吹雨寒萧散,置酒移船泊前岸。

暴殄天物古所矜,谁道于今为壮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