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其一)

扫地焚香澹得清,眼中何物胜明经。

刘郎到此应为主,莫遣苔荒百亩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扫地焚香”、“淡得清”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眼中何物胜明经”一句,巧妙地将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平静相融合,表达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接着,“刘郎到此应为主”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了在此地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强调了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立与主宰。最后,“莫遣苔荒百亩庭”则寄寓了对环境保持整洁、维护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和谐共存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珍视与保护。

收录诗词(42)

陈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其二)

坐稳蒲团想太清,先天画外得全经。

四时长觉春无恙,谁讶秋深草满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其三)

芙蓉擎露出轻清,不用研朱碎点经。

最笑仙人知我浅,时来教取读黄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与郭长洲年兄

清淮去岁忆同舟,枫落吴江又一秋。

莫怪道人情亦冷,曾随孤月到长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

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

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

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