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蓘的《再至采石醉歌》描绘了一幅醉酒者与自然景象的奇妙交融画面。首句“浮云垂天力难缚,明月落水手难攫”以夸张手法,写浮云和明月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难以把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醉态的恍惚。接下来,“白也大醉狂而痴,欲捉银蟾失双脚”借唐代诗人李白的形象,表现醉者的狂放不羁和对仙境的向往,却因醉态而无法实现。
“游魂诩诩不复还,水底有天长醉眠”进一步深化醉者的梦境,暗示其在醉中寻找解脱,不愿醒来。“不然紫皇念旧史,仙骨不肯留人间”则借神话中的紫微星君,表达诗人对超脱尘世、归隐仙境的渴望。
最后两句“江上飞楼横素烟,月光犹照金樽前”描绘了江边楼阁与月色的美景,与开篇形成对比,凸显出醉生梦死的生活态度。“有身不向醉中死,白首金貂应枉然”则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认为如果不能在醉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即使功成名就也显得徒劳无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醉酒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