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咏二十首(其一)

默坐观元化,泰初本鸿濛。

人文既开朗,元和乃渐通。

世事有盛衰,治乱互相从。

消息斡其权,厥运始复终。

气机本自然,太始不施功。

至人秉无为,端拱无极中。

下观蚁子群,蜗角竞豪雄。

万劫终委坏,浮云归太空。

得丧虚欣戚,胸次徒憧憧。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感咏二十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人生及世间万物变化的深刻洞察。

首句“默坐观元化,泰初本鸿濛”,诗人静坐冥想,观察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将世界最初的状态比作混沌未开的鸿蒙时期,暗示了宇宙的初始状态充满了未知与神秘。

接着,“人文既开朗,元和乃渐通”两句,诗人从宇宙的宏观视角转向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人类文明的兴起与社会秩序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元和象征着和谐与秩序的建立。

“世事有盛衰,治乱互相从”揭示了世间万物与社会的兴衰更替,以及治世与乱世的交替循环,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消息斡其权,厥运始复终”进一步阐述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指出宇宙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既有开始也有结束,蕴含着一种循环论的思想。

“气机本自然,太始不施功”强调了自然界的运行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无需外力干预,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思想。

“至人秉无为,端拱无极中”提到圣人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态度来管理国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下观蚁子群,蜗角竞豪雄”以蚂蚁和蜗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类社会中个体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虽看似激烈,实则微不足道。

“万劫终委坏,浮云归太空”指出世间一切最终都将归于消亡,如同浮云散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感慨。

“得丧虚欣戚,胸次徒憧憧”最后两句总结了人生的得失与情感波动都是虚幻的,内心应保持平静与清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人性本质以及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语言深沉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咏二十首(其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

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形式: 古风

感咏二十首(其三)

吾爱陶彭泽,达观忘俗筌。

一官但适意,不为生产牵。

饥时出门去,乞食向人前。

有则喜留客,鸡黍长开筵。

故人或见惠,悉付酒家钱。

遇饮即求醉,且了一日缘。

万事不著念,平生任自然。

清风在五柳,今古慕高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咏二十首(其四)

扬雄老执戟,刘向终秘书。

白首不再迁,著述犹勤渠。

草玄在芸阁,青藜照夜厨。

立言志不朽,岁月忘居诸。

同时炫赫者,烬灭竟何如。

千古仰芳踪,名与天壤俱。

形式: 古风

感咏二十首(其五)

天地本缺陷,世事安得全。

时人自迷惑,求全反见愆。

河清能几见,明月不长圆。

物理忌太盛,行者戒争先。

孔子观敧器,制作羡前贤。

遇满必倾覆,持平无跛偏。

达人常委运,素履顺自然。

知止免殆辱,宁居不足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