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汉初匈奴雄北边,边城蹂践何萧然。

岁岁金缯输罽帐,年年烽火照甘泉。

武皇愤怒按剑起,诏遣将军击骄子。

陇西壮士出玉门,幽冀精兵度辽水。

辽水风涛骇阵云,燕山雨雪杂兵氛。

河南昔日驻代马,塞北今朝屯汉军。

军中严鼓催军发,阵前突骑争驰突。

饮马悬愁瀚海乾,弯弓已射旄头没。

喧喧将士剧风雷,惴惴匈奴若死灰。

单于夜半冒围去,校尉平明逐敌回。

收兵反旆休沙漠,三军歌舞从军乐。

腰下金刀尚血流,帐外旃裘俱面缚。

捷书骆驿入咸阳,凯乐铿鍧朝未央。

肘后何须列侯印,殿前愿奉万年觞。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燕歌行》描绘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场景,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诗人薛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萧条景象,以及汉军对匈奴的反击。诗中通过“岁岁金缯输罽帐,年年烽火照甘泉”两句,形象地展示了汉朝为了抵御匈奴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接着,“武皇愤怒按剑起,诏遣将军击骄子”则表现了汉朝皇帝对匈奴的愤怒和决心。

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汉军的动员与战斗过程:“陇西壮士出玉门,幽冀精兵度辽水”,展现了汉军从各地集结,准备迎战匈奴的壮阔场面。“辽水风涛骇阵云,燕山雨雪杂兵氛”描绘了战场上的恶劣天气,增加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河南昔日驻代马,塞北今朝屯汉军”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场景,强调了汉军的坚定意志。

诗中还描写了战争中的激烈战斗:“军中严鼓催军发,阵前突骑争驰突”,展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勇姿态。“饮马悬愁瀚海乾,弯弓已射旄头没”则描绘了士兵们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斗志,勇敢作战的情景。

最后,诗人通过“喧喧将士剧风雷,惴惴匈奴若死灰”表达了战争的胜利给士兵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感,以及对匈奴的威慑力。“单于夜半冒围去,校尉平明逐敌回”描绘了战争的最终结果,单于逃走,汉军追击的画面。诗中“收兵反旆休沙漠,三军歌舞从军乐”表现了战争结束后军队的欢庆场面,士兵们在胜利的喜悦中载歌载舞。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体现了汉军的英勇与智慧,以及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与和平。薛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战场之中。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其二)

受诏辞金殿,提兵出玉关。

黄云连大漠,白雪满阴山。

虎骑驰天外,龙泉吼臂间。

匈奴傥未灭,定自不空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从军行(其三)

征人怨苦寒,关塞更漫漫。

石堡依山峻,沙场并海宽。

徒行随博望,仗剑斩楼兰。

邀取麒麟画,祇令后代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从军行(其四)

代马乘秋动,边城正宴开。

天寒弓力劲,塞迥角声哀。

劲卒凭陵至,孤军折北回。

不知汉天子,何日弃轮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从军行

冒顿南侵塞,嫖姚北出师。

连营罗组练,分道引旌麾。

跃马争前列,摧锋肯后期。

鼓行趋上郡,席卷向边垂。

虎旅声先振,龙庭势已危。

追奔忘远近,转战决雄雌。

汉将功成日,匈奴数尽时。

孱王逃绝幕,穷寇聚降旗。

献捷归双阙,扬威耀四夷。

从今横吹曲,增入凯旋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