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醉意的夜晚场景。"鹤氅花香搭槿篱"中的“鹤氅花”可能指的是一种芬芳的植物,它的香气与“槿篱”的自然风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枕前蛩迸酒醒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清晨醒来时,耳边可能传来了蟋蟀的叫声,这或许是提醒他夜晚的宴饮已经结束。
"夕阳似照陶家菊"一句,通过将夕阳与陶家菊花相比较,不仅描绘了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陶渊明的清高脱俗和爱好自然,在这里被映照在夕阳下的菊花上,显得格外动人。
"黄蝶无穷压故枝"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黄色的蝴蝶在古老的树枝上飞舞不息,它们似乎对这片熟悉的地方情有独钟。这里,“黄蝶”可能象征着悠闲自得的情感,而“无穷”二字,则增添了一种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文学先贤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
剩欲逢花折,判须冒雨频。
晴明开渐少,莫怕湿新巾。
小蝶尔何竞,追飞不惮劳。
远教群雀见,宁悟祸梯高。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