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史

匣铁沦精锈碧苔,黑阴天遣出尘来。

毫端兰气含秋烈,梦里梅花冒劫开。

卷土心灰悲北狩,礼魂声惨接西台。

洪荒十点孤臣泪,莫误遗山野史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宗祎的《读心史》以铁匣藏铁的意象开篇,描绘了一把历经岁月沉淀,表面生锈长满碧苔的宝剑,仿佛被黑暗中的力量唤醒,象征着历史的沉睡与复苏。"毫端兰气含秋烈",通过剑上的兰香,暗示了历史中英雄人物的坚韧与高洁,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着如秋日般强烈的意志。

"梦里梅花冒劫开",以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比喻历史人物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理想,不畏艰难。"卷土心灰悲北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事衰败的沉痛哀悼,北狩暗指国家的败亡,诗人的心灰意冷与北狩的悲剧相呼应。

"礼魂声惨接西台",西台是古代朝廷的所在,此处可能指代朝廷或历史舞台,诗人悲凉的呼唤与朝廷的沉寂形成共鸣,哀歌历史的沉痛与无奈。

最后两句"洪荒十点孤臣泪,莫误遗山野史才",诗人将个人的眼泪融入历史长河,感叹自己或许只是众多为国事忧虑的孤臣之一,但愿自己的泪水能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这些被遗忘的历史才子的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的细腻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收录诗词(2)

李宗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

蹉跎閒岁月,往事不堪论。

岂意终天恨,翻因受国恩。

修名愁未立,先业必思存。

读史怀韩范,忠清遗子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遣怀

门前旷幽瞩,春风吹裳衣。

四顾何萧条,鸟语相婓婓。

原上滋青草,游子殊未归。

俯仰复三叹,徘徊久瞻睎。

相思在长道,之子与我违。

萝径自岑寂,孤琴为谁挥。

余怀局未展,斯世将焉依。

朝饮木兰露,夕采北山薇。

乾坤逝安适,日暮独扃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晚晴

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

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

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

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将赴都门留赠家山亲故

束发就外傅,迟钝百不如。

一朝承明诏,驾言觐皇都。

年齿逾二九,仍复滞里闾。

余心日茅塞,学业多荒芜。

淹迟非吾事,欲往还踌躇。

岂谓贫而致,匪为饥所驱。

宁甘骨肉远,况与田园疏。

聊欲继先志,讵敢堕其躯。

悠悠帝乡远,一去千里馀。

世途多荆榛,安得不崎岖。

相期各努力,岁月如白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