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

文窗花雾凄然绿。侍儿不肯传银烛。楼外月昏黄。

口脂闻暗香。新来情性皱。未肯偎罗袖。

此度袷衣单。蒙他讯晚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在薄暮时分的情感波动与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文窗花雾凄然绿”,以“文窗”点明室内装饰的精致,通过“花雾”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绿色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的色彩,但这种希望似乎被某种难以言说的哀愁所遮蔽。

“侍儿不肯传银烛”,侍女的犹豫不决,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即将来临的夜晚的恐惧,或是对某种未知事物的抗拒,这一细节为整首词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楼外月昏黄”,月色的昏黄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映射出主人公心境的黯淡。月光下的楼宇,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落寞。

“口脂闻暗香”,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暗香”二字,不仅描绘了口脂的香气,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香气的“暗”字,也与整体氛围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新来情性皱”,“情性皱”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情感波动而产生的细微变化,仿佛是心灵的褶皱,既表现了情感的复杂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未肯偎罗袖”,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疏离感,即使在如此亲近的时刻,她也无法真正靠近他人,这不仅是身体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此度袷衣单”,“袷衣单”意味着衣物的单薄,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或主人公内心的脆弱,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情感上的。

“蒙他讯晚寒”,最后一句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他人的关心与温暖,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关心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也反映了主人公在面对孤独与寒冷时,对温情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薄暮时分,内心充满复杂情感的女子形象,通过对环境、情感、动作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减兰

鲚鱼桥下。片片桃花春已谢。不怨桥长。

行近伊家土亦香。茶瓯香炷。多谢小鬟传好语。

昨夜罗帏。银烛花明蟢子飞。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贺新凉侨寓吴霞沧浪亭,与王子梅诸君谈艺

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多谢江东风景好,依旧美人名士。

有老衲、高谈奇字。

使我吴天诗料阔,策蝌文、蜾扁三千事。

古香馤,在肝肺。一箫我漫游吴市。

傍龛灯、来称教主,琉璃焰起。

病蝶凉蝉狂不得,还许虎丘秋禊。

看磨墨、人低双髻,绝胜山东驴子背,惨邮亭、麦饭黄沙里。

掷笔罢,傲吾子。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好事近

细语道家常,生小不矜珠翠。

他日郎家消受,愿青裙缟袂。

画梁燕子已无家,那有五侯第。

等到岁寒时候,折黄梅簪髻。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小重山

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明珠一斛坐陪茶。容我见,容我饭胡麻。

倦返七香车。重寻吴苑柳,石湖花。

今年愁到莫愁家。黄金少,典去玉丫叉。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