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

衣袂半埃尘,堪嗟白发新。

古今同逆旅,湖海未归人。

雨霁船争渡,花飞鸟怨春。

片云千里迥,日日谩烹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衣衫上沾满了尘土,令人感叹新生的白发。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如同过客,还未回归湖海的故乡。
雨过天晴,船只争先恐后地渡河,花儿飘落,鸟儿似乎也在哀怨春天的短暂。
一片孤云在千里之外飘荡,每天只能空自烹煮鱼鳞,无处寄托归心。

注释

衣袂:衣袖。
埃尘:尘土。
堪嗟:令人感叹。
白发新:新生的白发。
古今:古代和现代。
逆旅:过客。
湖海:广阔的湖海。
归人:回归的人。
雨霁:雨过天晴。
船争渡:船只争渡。
花飞:花儿飘落。
鸟怨春:鸟儿哀怨春天。
片云:一片孤云。
迥:遥远。
烹鳞:烹煮鱼鳞,这里比喻无事可做。

鉴赏

这首诗以"客怀"为题,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沧桑之感。首句"衣袂半埃尘"描绘了诗人行迹匆匆,衣衫上沾染了尘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漂泊不定。"堪嗟白发新"则感慨时光荏苒,自己已届中年,白发生出,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古今同逆旅,湖海未归人"将个人的际遇置于历史长河中,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无论古今,人们都是在这世间漂泊的过客。"雨霁船争渡,花飞鸟怨春"通过雨后船只繁忙的景象和春花凋零、鸟儿哀鸣,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匆忙和季节的变迁,也寓含着诗人对家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片云千里迥,日日谩烹鳞"以片云孤飞和日日烹鱼的生活细节,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的遥想。"片云"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孤云般飘忽不定,"千里迥"则表达了空间上的遥远;"日日谩烹鳞"则可能是借鱼儿烹煮来排遣寂寞,但每日如是,更显其生活的单调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23)

徐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梦

人生总总汩浮荣,勘破令人厌宦情。

竹屋无时劳结梦,秫田何日遂归耕。

雨侵药灶莓苔长,秋透书台笔砚清。

渐老鬓毛犹未雪,此身犹及见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访四圣郑渭滨

访旧孤山去,桃花观里春。

迎香开道室,借酒酌吟人。

琴操音还古,蔬盘味却真。

斜阳各分散,一水隔红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独坐

老屋萧条半欲斜,绳床独坐看蜂衙。

经年官况浑如客,计日安书已到家。

策策冷风删树叶,丝丝暮雨织檐花。

梦魂不那归心切,小圃堪锄自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看梅

岁寒气味少人知,一度相逢一度奇。

不受阳和私点化,惯经风雪冷禁持。

影横坡老数枝画,香沁逋仙两句诗。

相对依依吟未得,斜阳归路不妨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