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昌沈大尹(其二)

终日惟枯坐,衡门掩薜萝。

自缘知己少,谩道识人多。

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

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寄南昌沈大尹(其二)》描绘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心境。首句“终日惟枯坐”,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整日静坐的孤寂状态,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衡门掩薜萝”则暗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方式,薜萝环绕的简陋门扉,更显其清贫和淡泊。

“自缘知己少,谩道识人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稀少的感慨,虽然表面上看似认识很多人,但真正能理解自己的却寥寥无几。这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知己的渴望。

“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揭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内心的热情如赤,然而岁月无情,两鬓已斑白,显示出人生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

最后,“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苏轼(东坡居士)的敬仰,他希望能像苏轼那样,借食野菜(杞菊)来寄托情感,通过写作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延续东坡的文学精神。

整首诗以个人的孤独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对过往的反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寄南昌沈大尹(其三)

昔出别乡亲,今还少四邻。

天留双眼在,人笑一身贫。

勇退惭先哲,相知感故人。

平生坚白意,未肯涅缁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终慕堂(其一)

旧隐金鳌下,榕蕉间橘林。

他乡频引睇,先垄镇萦心。

世泽溪流远,哀情海水深。

楹间悬钜榜,一顾一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终慕堂(其二)

自怜成永感,那得再晨昏。

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

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

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终慕堂(其三)

燎黄褒典重,纯素此生孤。

长抱穷天痛,仍怀永世图。

禄丰亲不逮,泣尽眼将枯。

子职知能勉,移忠仰圣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