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意态冲寒不自持,桂华相伴亦多时。
未须细睹青春面,且看扶疏写影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坚韧的意境。"意态冲寒不自持",诗人以梅花的姿态自比,即使在严寒中也保持着不屈的精神,无法自我控制其傲然之态。"桂华相伴亦多时",暗示了梅花与明亮的月光相互映衬,增添了清冷夜色中的诗意。
"未须细睹青春面",这里的"青春面"可能暗指梅花的娇嫩花朵,诗人说不必过于细致地欣赏它的艳丽,因为梅花的美在于其风骨和姿态。"且看扶疏写影宜",更强调欣赏梅花疏朗的枝条在月光下投下的婆娑影子,这种景象本身就足够适宜,富有韵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坚韧不屈、淡雅脱俗的气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高洁品格的审美情趣。胡寅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含蓄表达,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间错浮筠冷更严,长松低顾拂苍髯。
清标总是君朋侣,桃李相望几陛廉。
博山汤气馥笼寒,裛尽啼痕作醉欢。
赏去角巾从小垫,接䍦何惜一生酸。
未开疏蕊著诗催,依约蜂声欲隐雷。
姑射坐中亲绰约,岭头空有路萦回。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
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