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其二)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

仙经写得空三洞,隐士招来别九华。

静对真图呼绿齿,偶开神室问黄芽。

方诸更是怜才子,锡赉于君合有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表明时间已经来到八月,诗人或许是指作者自己,正在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展现了对道家修炼之事的痴迷与执着。第三句“仙经写得空三洞”可能是在说诗人书写仙经,但三洞之秘又如同虚无缥缈,难以掌握,这反映出作者对道教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第四句“隐士招来别九华”中,隐士是指那些隐居山林,以求自我修炼的人。九华可能暗示着高洁、超凡脱俗的境界,或许是指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静对真图呼绿齿,偶开神室问黄芽”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专注的修炼状态。真图可能是指某种道家图谱或秘籍,而绿齿和黄芽则象征着生机与成长,诗人在追问生命之谜。

最后两句“方诸更是怜才子,锡赉于君合有差”中,“方诸”可能指的是某种道法或修炼方法,而“怜才子”则表明诗人对有才能的人怀有一份怜悯之情。锡赉与君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则留给读者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修道者的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对生命、宇宙以及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其三)

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

西都宾问曾成赋,东海人求近著书。

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应缘南国尽南宗,欲访灵溪路暗通。

归思不离双阙下,去程犹在四明东。

铜瓶净贮桃花雨,金策闲摇麦穗风。

若恋吾君先拜疏,为论台岳未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其一)

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

愁寻冷落惊双鬓,病得清凉减四支。

怀旧药溪终独往,宿枯杉寺已频期。

兼须为月求高处,即是霜轮杀满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其二)

帆楫衣裳尽钓徒,往来踪迹遍三吴。

闲中展卷兴亡小,醉后题诗点画粗。

松岛伴谭多道气,竹窗孤梦岂良图。

还须待致升平了,即往扁舟放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