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秋日观桥刈穫五首(其五)

祠宫昔所筑,古屋栖真灵。

谁知员峤徙,亦叹曲池平。

我即废址北,结茅寄幽情。

高秋肃万籁,彷佛闻箫笙。

夜梦着琼冠,结佩朝玉京。

谈笑悟至理,俯仰了八纮。

安能事香火,餐霞学长生。

明朝日复出,抱耒还躬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古代祠宫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在自然与超然之境中的心灵体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超凡境界的向往。

首句“祠宫昔所筑,古屋栖真灵”点明了祠宫的古老与神圣,暗示了它曾经承载的历史与精神力量。接着,“谁知员峤徙,亦叹曲池平”两句,通过对比员峤(传说中的仙山)的迁徙与曲池的消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我即废址北,结茅寄幽情”则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投射,他选择在废墟旁建造茅屋,寄托自己的幽远情怀,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高秋肃万籁,彷佛闻箫笙”描绘了秋天肃穆的景象,以及仿佛听到的箫笙之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夜梦着琼冠,结佩朝玉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梦境体验,诗人似乎在梦中穿上了琼玉之冠,佩戴着玉佩,朝向天界,象征着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谈笑悟至理,俯仰了八纮”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流,领悟到了宇宙的真理,实现了对世界的全面理解。最后,“安能事香火,餐霞学长生”表明了诗人对传统宗教仪式的淡泊态度,更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长生与超脱。

“明朝日复出,抱耒还躬耕”则以现实生活的回归,结束了这一系列的超然体验,体现了诗人既向往超凡脱俗,又不脱离现实,保持着对土地和劳动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超凡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题龙眠画四马图

裕陵神谟与天通,昆崙以西俱凿空。

渥洼初来九夷服,尽得大宛三象龙。

于阗凤脑世未识,但见蹴踏长秋风。

鬼章锦膊惊绝代,更看吐蕃狮子骢。

胡儿肮脏双眼碧,锦鞯错落青丝笼。

最后一匹号雄健,见自往来天仗中。

羽林骑士铁挝肃,鸣珂蹀躞缨垂红。

诸番入贡御闲溢,君王昼坐蓬莱宫。

为临玉陛阅神骏,诏写真形谁最工。

龙眠妙伎非俗画,不数当年老曹霸。

三骢岂是拳毛騧,俶傥权奇颇闲暇。

籋云之姿迣万里,太一来贶天马下。

内人传看十二蹄,一笑微生咫尺威。

自从鼎湖弓剑坠,龙媒上天久不归。

只今空对画图泣,忍听鸟呼金粟堆。

形式: 古风

游麻姑观

清秋禾黍罢,南亩幽事少。

凌晨有佳兴,振策事轻矫。

微踪蹑飞猱,雄眺高木杪。

上有仙子祠,栋宇颇倾挠。

腾虚想云軿,遗像空鸟爪。

黄冠三四辈,生意良草草。

更欲问丹炉,云山遂穷讨。

道人笑不言,此意未遽晓。

但云须趣辕,山静虎出早。

胜践良独难,仙事亦杳渺。

了知世俗人,尘凡隔蓬岛。

形式: 古风

小壶贮江蜡二梅幽绝俱可喜作三绝(其一)

遮眼梅花不要多,着人无复奈香何。

月明羞看铜壶影,矮树斜枝忆短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小壶贮江蜡二梅幽绝俱可喜作三绝(其二)

吴娘解滴酥成蕊,天女能融蜡作花。

付与诗人说妍丑,风流二士本同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