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郑熙宁夫玉轩

良玉本不琢,大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参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希咸阳价,椟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美玉原本无需雕琢,深远的声音无需多言。
观察你的诗篇,你想要借诗表达自我。
你的诗歌追求古朴的格调,韵律起伏有致。
如同山涧泉水低泣,又如溪流潺潺清澈。
你的诗文如尹尹明珠,蕴含着月光的光泽和精华。
听说洛山中种植的,需要时间成熟。
不是追求在都城的高价,怎能轻易被尘封。
你的诗作要献给天地,岂止让鬼神震惊。
秋夜微凉,似乎能感到庭院树叶的颤抖,明亮的灯火也为之惊动。
每次阅读都启发我思考,古调的诗歌真是难以评判。

注释

良玉:美玉。
大音:深远的声音。
轩意:诗人的意愿或诗篇的意境。
古调:古朴的格调。
考击:韵律起伏。
孚尹:尹尹明珠,比喻诗文的光彩。
洛山: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洛河之山。
咸阳:古代都城,这里可能象征着世俗的名利场。
穹昊:天空,这里指天地万物。
耿镫:明亮的灯火。
古调:古朴的格调,再次强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表民所作的《寄题郑熙宁夫玉轩》。诗中,诗人以"良玉本不琢,大音无希声"起兴,比喻郑熙宁夫的才华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内蕴深厚。接着,他赞赏郑熙宁夫的诗歌风格追求古朴高雅,如同涧泉和溪流的自然清音,既有深沉又有灵动。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郑熙宁夫诗歌中的意象,如"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暗示其作品富有诗意和内涵,犹如洛山中的种子等待成熟,不求一时的显赫,而是珍视内在的价值。

诗人鼓励郑熙宁夫将诗歌用于更高远的境界,不仅让鬼神震惊,也能触动人心,甚至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如秋夜的清凉和明亮的灯光。最后,诗人表示阅读郑的诗作如同开启智慧,感叹古调的韵味难以用言语完全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郑熙宁夫诗才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52)

林表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许远元寮

问云从何来,明月翳光景。

须臾忽破散,依旧寒炯炯。

问月何能照,月亦不自领。

云来非我过,云去非我幸。

无心付无事,虽巧不能逞。

幽人起寤叹,婆娑弄清影。

世人有万端,令人发深省。

形式: 古风

题大慈寺兼简照讲师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

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

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随炀帝藏。

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徐无竞所藏花光仁老墨梅

江路冥迷飞霰密,道人定起幽情逸。

忽邀龙子幻新妆,粉淡香乾春一笔。

寒梢瘦著苔衣昏,坏色空留梦里身。

几回月堕交疏晓,霜发相看不知老。

形式: 古风

玉漏迟.和赵立之

并湖游冶路。垂堤万柳,曲尘笼雾。

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

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

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管联吟,玉壶通语。

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

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

东风晚来吹雨。

形式: 词牌: 玉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