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青阳宫怀古》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青阳宫遗址的描绘与追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静美。诗中以“谁构琳宫太室前”开篇,点出青阳宫的地理位置,暗示其曾是繁华之地。接着,“昔年遗址尚依然”一句,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两句,生动描绘了青阳宫周边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松林间的小径通往山洞,花丛下溪水潺潺,仿佛能听到古人欢聚时的笑声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进一步渲染了青阳宫的神秘与超脱,云雾缭绕的虚白室内,丹霞之光穿透云层,映照着蔚蓝的天空,既象征着道家追求的仙境,也寓意着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远。
最后,“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青阳宫昔日道士的怀念,以及对如今景象的感慨。瑶草离离,满布玉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青阳宫的历史风貌,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