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莫与伦

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多次来访却无人记得草庐,江边的文才究竟如何呢。
马卿早已为官场所羞愧,谁能推荐像你这样的才子呢。
旷达的嗣宗因贫穷而酷爱喝酒,清高的元晏晚年沉迷于读书。
如今南州的人才状况如何,我深感遗憾,那片霜林一夜之间变得稀疏。

注释

三顾:多次来访。
无人:没有人。
忆:记得。
草庐:简陋的居所,此处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马卿:指马融,东汉学者。
羞:感到羞耻。
逢掖:古代士人穿的宽大衣袖,此处指做官。
荐:推荐。
嗣宗:指阮籍,三国时期诗人,以旷达著称。
贫嗜酒:贫穷但酷爱饮酒。
耽书:沉迷于读书。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人物:人才。
如许:如此。
霜林:秋天的树林。
一夜疏:一夜之间变得稀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矩为悼念莫与伦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当时人才凋零的感慨。首句“三顾无人忆草庐”暗指莫与伦的才华被忽视,如同诸葛亮未被刘备重用时的境遇,暗示了莫生前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次句“藻江文海竟何如”,以江海喻其才情之广博,但又疑问其是否得到应有的评价。

接下来两句,“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借马援和扬雄的典故,表达对莫与伦才华被埋没的惋惜,马卿(马援)曾因不受重用而自惭形秽,而子虚(扬雄)的才华也未被推荐,以此映射莫生的遭遇。诗人接着写到“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以旷达的嗣宗(陶渊明)和清高的元晏(元好问)自比,表明莫与伦虽贫困但仍好酒读书,保持高尚品格。

最后两句“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感叹南州(可能指莫与伦所在之地)的人才凋零,如同霜林一夜之间变得稀疏,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去世后人才匮乏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对莫与伦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当时社会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满。

收录诗词(16)

胡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洞霄宫

青山九锁洞霄宫,真气澄鲜瑞雾浓。

扈圣千龄开蕊馆,擎天一柱削琼峰。

丹崖不见凌云凤,翠峡惊看跃雪龙。

湔拂京华尘土累,冥鸿何处更求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宫

重寻九锁蹑丹梯,回首空惊岁月移。

风虎守阍宁易到,冰龙候路却先驰。

松筠老去俱全节,猿鹤迎来尽故知。

更拂栖真洞间石,弟兄同记胜游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翠蛟亭

山英藏水巧能欺,动地雷声发骇机。

惊看玉渊千浪耸,挽回银浦一支飞。

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沾槲叶衣。

坐觉群仙生起色,倒倾蛟室泻珠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韵

雾隐森森小山碧,不嫁东风矜国色。

流芳端自蕊珠仙,曾是先皇亲拔识。

一身便足当三千,气韵乃在黄香前。

聊同蕖菊领秋色,不与桃李争春妍。

日幄云幛护青茜,丹霞为台月为殿。

露滋韶艳染猩袍,风引清芬吹雉扇。

结根只合帝子乡,价重未可琼瑶偿。

济川小试舟楫利,作醴更助椒兰香。

仙籍英声在丹地,紫殿名高非滥吹。

影斜遥汉玉蟾寒,香渡锁窗金鸭睡。

运际千龄遭圣明,气使万里开尘氛。

一枝昔已擅风采,五方今正传氤氲。

后尘江梅谁比数,独抱孤根对青女。

幸分馀馥沾后来,一吐寒花照霜宇。

伫看一诺轻千金,嫣然顾笑舒丹心。

愿公千秋长在广寒宫里住,容我骖鸾共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