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

云销澧阳风,月生岳阳水。

谁推赤金盘,涌出白银地。

徘徊忽腾上,蹀蹀恐颠坠。

稍高轮渐安,飞彩到篷背。

晶晶浪皆舞,靥靥星欲避。

兜罗世界网,普现无边际。

官居束户庭,有眼如幻翳。

向非行大荒,宁有此巨丽。

乘除较得失,漂泊非左计。

妻孥竞驩哗,渠亦知许事。

形式: 古风

翻译

澧阳的云雾消散,岳阳的月光照亮水面。
是谁推动着金色的圆盘,让银色的光芒从海底涌出。
它时而上升,时而摇摆,似乎怕会跌落下来。
随着升高,车轮渐渐平稳,彩光映照在船篷后方。
清澈的波浪仿佛在舞蹈,星星闪烁想要避开。
这如同巨大的网罗覆盖整个世界,无边无际地展现出来。
官署的庭院虽封闭,但眼中所见却如梦幻般模糊。
如果不是深入这片荒野,怎能见到如此壮丽的景象。
权衡得失,漂泊并非不明智的选择。
家人欢声笑语,他们也明白这一切。

注释

销:消散。
澧阳:地名,澧水之北。
岳阳:地名,湖南岳阳楼所在地。
赤金盘:比喻明亮的月亮。
白银地:形容月光照亮水面如银色大地。
徘徊:摇摆,犹豫不决。
轮:指车轮。
篷背:船篷的背面。
晶晶:形容水波清澈。
靥靥:形容星星繁多。
兜罗世界网:比喻广阔的天地。
幻翳:幻觉般的模糊。
大荒:广袤的荒野。
乘除:计算,权衡。
左计:不明智的计划。
妻孥:妻子和孩子。
渠:他,指代家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描绘了在华容湖畔观赏月出的壮观景象。首句“云销澧阳风,月生岳阳水”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云雾消散,月光初照湖面的场景,展现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谁推赤金盘,涌出白银地”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赤金盘,湖面比作白银地,形象生动。

“徘徊忽腾上,蹀躞恐颠坠”描绘了月亮从湖面升起时的动态,仿佛在犹豫和小心地升起,生怕跌落。随着月亮升高,“稍高轮渐安,飞彩到篷背”,月光洒满湖面,如彩虹般斑斓,照亮了周围的景物。

“晶晶浪皆舞,靥靥星欲避”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湖面和星空,浪花闪烁,星星似乎在躲避月光的照射。诗人以“兜罗世界网,普现无边际”来形容月光的广阔无垠,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整个世界。

诗人感慨自己的生活环境与眼前景象相比显得狭隘,“官居束户庭,有眼如幻翳”,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两句“向非行大荒,宁有此巨丽”表达了对这次月出奇观的惊叹,认为如果不是身处这样的旷野,就无法领略如此壮丽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出时的宏大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三)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

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

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

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

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形式: 古风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二)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

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

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一)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

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

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

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

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形式: 古风

三湘怨

牙樯罨画橹,摇漾三湘浦。

佳人翔绿裾,含颦为谁舞。

拳拳新荷叶,愁绝烟水暮。

风云忽飘荡,隐约闻箫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