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太和寄蔡仲偃太博

我忆去年仲冬月,夜醉离尊晓船发。

鼕鼕画鼓上穷江,章贡川源接南粤。

虔州之民十万家,下车公议乱如麻。

去除烦苛养疲瘵,令严讼简俗亦嘉。

农事屡登稻粱积,狱犴空虚寇衰息。

远陬安堵幸实天,阙然自愧予何力。

迩来被旨还神京,乘秋击棹烟波行。

夷犹入境奚所喜,故人乐土弦歌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将至太和寄蔡仲偃太博》,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即将前往之地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我忆去年仲冬月”,诗人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即去年的冬季。接着,“夜醉离尊晓船发”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既有离别的愁绪,也有清晨出发的清新与希望。

“鼕鼕画鼓上穷江,章贡川源接南粤”两句,通过生动的音响描写和地理环境的勾勒,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和地域特色。这里的“穷江”、“川源”、“南粤”等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边疆或偏远地区的关注。

“虔州之民十万家,下车公议乱如麻”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到任后面对的复杂局面。一方面,虔州拥有众多的百姓,另一方面,地方事务纷繁复杂,需要公正处理。这反映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去除烦苛养疲瘵,令严讼简俗亦嘉”表现了诗人治理地方的策略和成效。他致力于减轻民众负担,改善社会风气,使得法律严明而诉讼减少,社会秩序良好。

“农事屡登稻粱积,狱犴空虚寇衰息”进一步展示了治理成果。农业生产丰收,粮食充足;犯罪率下降,社会治安得到改善。这些成就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福祉的重视。

“远陬安堵幸实天,阙然自愧予何力”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安宁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谦逊态度。他意识到,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全实现,而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最后,“迩来被旨还神京,乘秋击棹烟波行。夷犹入境奚所喜,故人乐土弦歌声”则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虔州,返回京城的情景。他心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在即将踏入新的旅程之际,诗人想象着与老朋友相聚,共享乐土的弦歌声,充满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治理经验的回顾,也有对未来挑战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阆州之景天下奇,尝见老杜城南诗。

嘉陵江湍清且洁,锦屏山叠雄复巇。

醉翁生钟大峨秀,收拾气象为文词。

自从屏星副郡治,讼平事简奚设施。

幽潜穹大极所有,搜罗咏赋一不遗。

州僚俊集嘉酬和,海涛汹涌洪波随。

顾余不鄙可语者,联编累轴缄以贻。

寸珠盈掬破冥晦,尺璧入手无瑕疵。

穷搜囊箧暴侈富,开窥秘啬心惊嬉。

竟微一毫报佳况,临纸复辍惭久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访何若谷

君爱仙源厌尘俗,高楼对起栏干曲。

朝霞灼灼浮晴晖,二十四峰照群玉。

楼下长江烟水绿,楼前有濑归艎促。

主人借问何时还,回首峥嵘看不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

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

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

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

形式: 古风

游金华洞

子房身乞辞大用,赤松伴游世所重。

高远谁亲弋外鸿,尊荣肯羡池中凤。

至今仙迹存金华,我来一日登三洞。

回顾却笑长安人,辛苦登天凭鹤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