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题为《游灵岩山》。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游览灵岩山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选胜从初地,伤秋问故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选择灵岩山作为游览之地,并在秋天之际,对这座山的历史遗迹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这里的“初地”不仅指灵岩山的自然美景,也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感慨。
颔联“周遭悬径仄,明灭远湖空。”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的地理环境。山径狭窄,蜿蜒曲折,仿佛隐藏于幽深的自然之中。远处的湖泊时隐时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空灵而神秘。
颈联“人阅台游鹿,碑看墨戏鸿。”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诗人想象着古人在此游玩、鹿群在山间自由漫步的场景,同时,古老的石碑上留下的墨迹仿佛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如同鸿雁在空中留下痕迹一般,既深沉又富有诗意。
尾联“共携高士传,展读乱云中。”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游览过程中共同探寻历史文化的乐趣。他们一起阅读着历史的痕迹,仿佛在乱云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