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题张宗苍山水幅》。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之美。
首句“奇峰拔地叠翠棱”,以“奇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奇特与高耸,而“拔地”二字则强调了山峰从地面直插云霄的姿态。“叠翠棱”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青翠欲滴,仿佛层层叠叠的绿色波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嵌空露寺宜居僧”一句,将视线引向山间,描绘了一座寺庙隐匿于山石之间的情景。这里的“嵌空”形容山石的空洞,暗示着寺庙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与环境和谐共存。而“宜居僧”则透露出寺庙的宁静与祥和,适合僧侣修行与居住。
“侧临平远望无际”一句,将读者的视角拉远,展现了一片广阔的视野,无论是山峦还是远方的地平线,都显得无限延伸,给人以开阔之感。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滃然白云冠上层”则以“滃然”形容云雾的浓厚与弥漫,仿佛一层轻纱覆盖在山峰之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而“白云冠上层”则生动地描绘了云雾如同帽子般覆盖在山巅,为整个景象增添了几分飘逸与梦幻。
最后,“不拘绳墨妙独出,斯人始能他岂能”两句,表达了对画家张宗苍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这两句意在说明,只有真正理解并融入自然,才能创造出如此传神且富有意境的作品。其中,“不拘绳墨”意味着创作不受传统束缚,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斯人始能”则强调了艺术家个人的才华与洞察力是成就伟大作品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也表达了对艺术家独特视角和卓越技艺的赞美,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