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侍御归西江

彭泽八十日,襄阳不再春。

悠悠世网中,著此天放民。

鸟飞时复倦,龙性故难驯。

余亦从此逝,幽怀谁与论。

揽取衡山云,以赠东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黄侍御归西江》。诗中描绘了彭泽县令陶渊明在官场仅任职八十日便辞官归隐的情景,以及对襄阳春色不再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彭泽八十日,襄阳不再春。” 开篇即以陶渊明的归隐故事起笔,对比彭泽的短暂为官与襄阳春色的消逝,暗含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向往的情感。

“悠悠世网中,著此天放民。” 描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陶渊明选择成为一位不受拘束的自由之民,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鸟飞时复倦,龙性故难驯。”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人比作飞翔的鸟和难以驯服的龙,形象地描绘出人在社会中的疲惫与内心的不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性格的认同和对自由的渴望。

“余亦从此逝,幽怀谁与论。” 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渴望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嚣,过上隐逸的生活,但又担心无人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揽取衡山云,以赠东林人。” 最后一句,诗人想象自己从衡山云中摘取一片云彩,作为礼物送给东林寺的僧侣,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寄托的寻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故事的引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反感、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陆君策畸墅诗

积玉岂无圃,干将亦有村。

青山贮文赋,秋水悬剑痕。

中有独往者,卜此畸人园。

高情狭五岳,所适聊川樊。

一丘美吾土,群峰走其门。

虚棂见霞起,卷幔知云屯。

高楼巢燕子,筼谷长龙孙。

每当秋叶彫,郁郁清阴繁。

缅怀柴桑翁,多爱田水喧。

况乃梧竹声,长与风雨吞。

主人桂林枝,雅尚蓬蒿敦。

疏渠引泉脉,驱石劖云根。

濠梁期质友,池塘思哲昆。

刈韭秋畦薄,钓鱼潭水浑。

著论准乐志,赋骚称涤烦。

名僧时驻锡,长者多停轩。

与君虽接邻,室迩犹隔垣。

未若此园居,旷然无篱藩。

一从鸿避弋,笑彼虱处裈。

因之奏山水,便欲忘朝昏。

高枕乃吾庐,诚如杜陵言。

尝闻达人轨,寄通随化元。

我如还山云,君若扶桑暾。

卷舒各有宜,何必鹤与猿。

惟容肥遁者,终老桃花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帝京篇

涧瀍风雨会,殽函天地区。

河山灵气有迁换,一一拱北开皇都。

皇都险扼居庸麓,不断华夷山矗矗。

八圣经营巩帝图,三犁扫涤维坤轴。

形胜曾标天府雄,烟花复道画图中。

势压九龙丹地迥,云中千雉禁城重。

中天阊阖开宫扇,承露□茎霄汉见。

凌风却月斗嶙峋,建章鳷鹊巃崽观。

太液池边白玉堤,蓬莱阙上紫金泥。

浴天巨浸疑通汉,耀日层楼为祝釐。

长安甲第干霞起,四术九衢乎若水。

朝闻珂佩接西清,夕听歌钟喧北里。

道旁无复酒人悲,碣石徒传拥帚台。

击壤应多尧市曲,和歌时出柏梁裁。

吾闻都邑四方极,升平繁侈穷物力。

纵赋长杨讽几何,高髻之谣良可则。

京华春色日边舒,蔀屋遐陬岂尽如。

愿辟九重明四目,不使人间有向隅。

形式: 古风

邠风图

玉书金简不足异,布帛菽粟真文字。

委宛惊开先代藏,诗中尽绘农桑事。

忆昔章皇全盛时,尧水汤乾总不知。

千仓万箱陈陈积,祈寒暑雨谁其咨。

田畯女红歌帝力,帝轸民艰情不极。

因披承旨图邠风,亲洒宸章赋闵农。

田家作苦非一状,深耕薄穫何茕茕。

犁头风雨生绡幅,馀音散入春桑曲。

但识宫中锦绣香,争知陌上蚕缫促。

种苗卤莽应无功,提□饲蚕劳亦同。

天文似雨苍颉粟,机杼还凌云汉工。

曾闻姬满歌黄竹,明河霓羽纷相逐。

讵举三推古籍田,肯怜四月新丝熟。

大哉竹简羽陵书,可信农桑足开国。

曲阜遗履乌号弓,精光喷薄摩玄穹。

愿将装御连屏叠,率祖弥增圣道隆。

形式: 古风

金镜篇

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

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

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