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之子登第戏成小诗并纪岩桂之异

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

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季明之子登第戏成小诗并纪岩桂之异》。诗中以桂树的早开花为引子,巧妙地将季明之子登科及第的喜事与桂树的特殊现象联系起来,寓意深刻。

首句“怪底春山桂开早”,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为何春山中的桂花会比寻常年份更早开放?这不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接着,“仙籍浮香远相告”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桂花的香气比喻为仙界的信使,传递着喜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季明之子才能出众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才华与荣誉之间的因果关系。诗人认为,桂树的异象正是对季明之子优秀品质的表彰,揭示了才德与荣誉之间的内在联系。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描绘了季明之子登第后,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的热闹场景,以及其家族门庭的辉煌景象,展现了社会对于才子佳人的高度认可和庆祝。

最后,“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诗人虽未能亲自参与庆贺宴席,但想象着主人为了庆祝儿子的成就,特意在东阁设宴招待宾客,进一步烘托出喜庆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季明之子的才华和成就,也表达了对桂树异象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才德与荣誉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再赋志宏千叶莺粟

春深百草争开花,天香国色世共嘉。

谁令莺粟亦妍好,濯濯似举风中霞。

一畦同种偶千叶,巧思端属东君家。

年来居士已忘物,对花聊复一笑呀。

色空本是不二法,何用自生分别耶。

更思崖蜜煮牛乳,甘滑满瓯全胜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罗畴老同游栖云院瞻礼新藏

宝峰古丛林,深寂云所栖。

中有大宝藏,涌海蟠蛟螭。

庄严极精丽,金碧光陆离。

诸天渺宫殿,地轴森铁围。

雷音出妙响,震破群生疑。

天人所瞻仰,神物应护持。

吾闻金仙氏,变化难思惟。

毫端见宝刹,芥子藏须弥。

能于一尘里,法轮常转移。

谁将创物智,设此妙圆机。

佛语菩萨语,收拾靡有遗。

八万四千偈,转一弹指时。

功多用力少,权实相因依。

伟哉象教力,天造非人为。

无量大居士,精进心不疲。

夙植众德本,爰得真依归。

咄嗟檀施开,成此一段奇。

相携结胜缘,洗我既往非。

获闻第一义,刮眼资金篦。

超然脱尘垢,清净真摩尼。

形式: 古风

闻七弟叔易登科

吾家世儒业,教子惟一经。

迩来四十载,父子三成名。

忆昔尘忝初,非才厕群英。

胪传被殊渥,姓氏落寰瀛。

天子亲识擢,屡对云龙庭。

玉音每褒谕,必及吾亲宁。

同朝大明宫,搢绅以为荣。

君恩太山重,欲报鸿毛轻。

迂愚得放逐,不复叹飘零。

尔今又登第,相去才九龄。

勤劳酬素志,烜赫振家声。

箕裘端不坠,义方益芬馨。

季弟亦乡选,来年试春卿。

云鸿继高举,桂苑同飞鸣。

子壮可起家,予衰欲归耕。

勉哉脩远业,正值时休明。

形式: 古风

戏成短歌从志宏求芍药

东风不隔沙阳僻,嫩蕊浓花自春色。

栟榈也是可怜人,每送梁溪慰愁寂。

迩来芍药已盛开,供花未到吾须觅。

赋梅岂害广平刚,乞醯更觉微生直。

为将烂熳数枝红,伴我淋漓一丸墨。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