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春去》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首句“谩说春归去”直接点出主题,"谩说"二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仿佛在嘲笑自己无法挽留春天。接下来的“多情无计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力感,即使再深情也无法阻止春去。
诗人借景抒情,提出“胜游须秉烛”,意指美好的时光应该珍惜,如同秉烛夜游,暗示春天虽逝,但仍有余兴可寻。然而,“余兴独临池”则透露出孤独与落寞,只有独自一人欣赏池塘边的景色,享受这份宁静。
“鸟怨花飞急”通过鸟儿的急切飞翔和花朵的迅速凋零,渲染出春天离去的紧迫感,也寓言着生命的短暂和变迁。而“杯嫌月到迟”则以饮酒赏月的动作,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月亮迟迟不来,似乎也在拖延着夜晚,让诗人更觉时光难留。
最后两句“三眠杨柳足,正是浴蚕时”,描述了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仿佛进入了休眠状态,而此时正是养蚕的重要时节。这既是实写自然景象,也是暗喻人生轮回,春天的离去预示着新的生命循环即将开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去的景象,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