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其二)

扁舟迤逦过焦金,江阔千寻不记深。

明月有情偏照我,好山无处不知心。

天空一鸟惊渔火,夜静群星落野砧。

此处风光尽难得,朗然因复有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扁舟游历江面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联“扁舟迤逦过焦金,江阔千寻不记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诗人乘坐的小船缓缓前行,江面宽阔,深不可测,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颔联“明月有情偏照我,好山无处不知心”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和山川以情感,表达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交流,仿佛明月与好山都理解并回应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天空一鸟惊渔火,夜静群星落野砧”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动态美,一只小鸟的飞过打破了夜的寂静,渔火在夜空中闪烁,而远处传来捣衣声,星星似乎也随着捣衣声落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尾联“此处风光尽难得,朗然因复有清吟”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清雅吟唱,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6)

胡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游山

四明山水天下异,东湖景物尤佳致。

古来奇处芜没多,极目空馀老苍翠。

最称险奥唯福泉,崒嵂万仞摩青天。

屹起精蓝名寿圣,松风飒飒泉涓涓。

一径崎岖通下水,风物人情更淳美。

两椽茅屋何萧然,是即吾庐靠山起。

吾尝终日倚阑干,眼界峨峨碧玉攒。

有时出户一乘兴,枯筇蜡屐随清湍。

攀萝直上上水去,烟霞迤逦僧家路。

龙藏虎蛰天地宽,陟岵欷歔空堕泪。

次经象坎白云庵,阴崖断谷常青岚。

中有村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

陶公霞屿峥嵘出,秀杰绵延数非一。

鳖山孤立水中央,规圆不赖人镵刻。

地雄山壮泉源豪,七十二溪俱怒涛。

截山突屼起六堰,百尺花蹊金石牢。

鸣桹掷钓渔艇短,数百成群来往款。

绿蓑青笠苦忘归,细雨斜风浑不管。

栖真兰若唯南隅,闻是徐王旧隐居。

莲塘十里香风阔,凫鹥鸂鶒时沉洳。

一帆迅抵青山寺,丈室云堂高赑屃。

森森松菊蔽村祠,细读刓碑知故事。

云是皇朝李使君,浚浊澄清利后人。

迄今旱岁赖实利,血食往往长秋春。

破雾穿云梯磴滑,石胁山腰遍金刹。

濯足清流舒啸长,筼筜十亩清风戛。

紫衣道士氏曰朱,高论山前结草庐。

客至石坛无俗物,横琴数曲酒一壶。

对岸二灵只一苇,依约谁家葬龙耳。

夜深疏雨洗遥空,一朵浓云罩山觜。

金襕禅老今大颠,坏衲蒲团日坐禅。

我行不问西来意,消息还将方寸传。

乌石山头滕奥口,泓澄万丈辉星斗。

过客谁知此地灵,只闻静夜生龙吼。

鉴湖芜没多田畴,临平车马尤喧啾。

纷纷未识兹万顷,神仙窟宅合在东南北西陬。

周游几千里,此兴犹未已。

归来摸写笔不停,大匠从其诮狂斐。

形式: 古风

时晋亨作小轩块石盆池名曰趣远真隐居士赋之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

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

东偏辟小窗,广袤不盈寻。

片石远山意,寸池沧海心。

乃知一芥子,可纳须弥岑。

归鸿目不尽,为尔发微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其一)叠山

嵩山远万里,儿孙可邀致。

当轩罗三峰,便有出群意。

不蜡谢氏屐,徜徉日游戏。

邂逅风雨兴,端可名福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其二)凿池

萧萧足佳致,心远地自偏。

斫去苍苔纹,得此清泠泉。

湛然不容滓,于以明性天。

肯复以童儿,见诮韩公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