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净刹枕城隅,溪光清且虚。
僧閒对驯鸽,客至数游鱼。
岩气浮川上,林香生雨馀。
南云虽可望,长与沃洲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寺院景象。首句“净刹枕城隅,溪光清且虚”以“净刹”点明了寺院的清净庄严,以“枕城隅”形象地描绘出寺院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而“溪光清且虚”则通过溪水的清澈倒映,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接着,“僧閒对驯鸽,客至数游鱼”两句,通过僧人悠闲地与驯鸽相对,以及客人到来时数数游鱼的情景,展现了寺院生活的闲适与和谐。鸽子的驯服与鱼儿的自在游动,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岩气浮川上,林香生雨馀”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清新。山岩之气在河川上飘浮,雨后的森林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最后,“南云虽可望,长与沃洲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当前环境的感慨。虽然可以遥望南方的云彩,但与沃洲(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的距离却显得遥远,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可能寓含着对某种理想状态或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寺院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谐与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城外寻僧远,居常信马蹄。
移时取香饭,半日濯灵溪。
白马迎人下,清猿对客啼。
亭前有封殖,试为问红梨。
隔闰年芳早,天风泛暖晖。
酒香迎社重,村语向蚕稀。
林际新莺出,楹间故燕归。
湖头春在否,人去柳花飞。
九籥秘仙经,岩岩玉骨灵。
内书天上见,仙乐帝前听。
壶小藏仙界,槎高拂斗星。
华阳陪夜话,多是说金庭。
家世楹书在,山河庙券存。
乌衣出才子,朱毂滞王孙。
过峡朝云举,辞梁腊霰翻。
遥知巴子国,爱日有馀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