浰阳早发

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

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

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

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

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

悲伤彼何懒,叹息此亦愚。

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

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气息降临楚地的沼泽,原野上的草依然枯黄。
北风吹过栗树林,梅花的花蕊已经凋零不再见。
我出行又能做些什么,策马而行,不急不缓。
楚地的人烟稀少,田地任由杂草丛生。
道路上空荡无人,连过往的车辆也寥寥无几。
他为何如此悲伤,我为何叹息,这都显得愚蠢。
如今我为何要这样做,难道我也只是个愚蠢之人。
拂晓时分,我在楚山间行走,霜露覆盖了湖边的坡地。

注释

春气:春天的气息。
楚泽:楚地的沼泽。
犹:仍然。
枯:枯黄。
北风:寒冷的北风。
栗林:栗树成林的地方。
梅蕊:梅花的花蕊。
飒已无:已经凋零。
何事:做什么。
疾徐:快慢。
信稀少:人烟稀少。
蓁芜:杂草丛生。
道路人:路上行人。
扰扰:空荡荡。
悲伤:悲伤的情绪。
懒:懒散。
今我何为尔:我现在为何这么做。
愚者徒:愚蠢的人。
行行:行走。
霜露:霜和露水。
陂湖:湖边的坡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浰阳早发》,描绘了春天早晨在楚地的景象。首句“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沼泽地带,但田野上的草木仍显荒凉。接着,“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写北风劲吹,连栗树林中的梅花也未能抵挡住寒意,花蕊凋零。

诗人通过“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表达了自己出行的目的不明,驾车时心情急躁。他观察到楚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反映出当地的社会现状。路上行人稀疏,连驾车的人都不愿停留,“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

诗人感叹“悲伤彼何懒,叹息此亦愚”,对懒散和无知的人生态度表示哀伤和叹息。最后,“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自问,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也陷入了同样的愚昧。整首诗以“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作结,描绘出清晨山色与霜露的凄清景象,寓含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深沉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浴罢

逐客例幽忧,多年不洗沐。

予发栉无垢,身垢要须浴。

颠隮本天运,愤恨当谁复。

茅檐容病躯,稻饭饱枵腹。

形骸但癯瘁,气血尚丰足。

微阳阅九地,浮彩见双目。

枯槁如束薪,坚致比温玉。

长斋虽云净,阅月聊一沃。

石泉浣巾帨,土釜煮桃竹。

南窗日未移,困卧久弥熟。

华严有馀帙,默坐心自读。

诸尘忽消尽,法界了无瞩。

恍如仰山翁,欲就沩叟卜。

犹恐堕声闻,大愿勤自督。

形式: 古风

留题仙都观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后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

并骑双翔龙,霞绶紫云襜。

扬扬玉堂上,与世作丰歉。

形式: 古风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其一)

江城寒气入肌肤,得告归来强自扶。

五马独能寻杜老,一床深愧致文殊。

体虚正觉身如幻,谈剧能令病自无。

明日出门还扰扰,年来真畏酒家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其一)

秦虢风流本一家,丰枝秾叶映双花。

欲分妍丑都无处,夹道游人空叹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