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江忆别》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对九月授衣、长途游子、秋江别离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九月授衣怜此日”,以“九月”点明季节,正值秋末冬初,是准备冬衣的时节,诗人在此时感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温暖衣物的期待。接着,“长途游子忆前秋”,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游子,他们远离家乡,心中满是对过去秋天的回忆,这份回忆中或许包含了对家的思念、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未知旅途的忧虑。
“曲终江上人何在”,随着音乐的结束,画面转向了江边,游子的身影仿佛在音乐声中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片寂静与空旷。这句不仅描绘了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游子孤独与漂泊的深切同情。
最后一句“肠断芙蓉不系舟”,以“肠断”形容情感之深,直击人心。芙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与脆弱,不系舟则暗示了游子的离散与无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无奈。
综上所述,《秋江忆别》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漂泊、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语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