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忆别

九月授衣怜此日,长途游子忆前秋。

曲终江上人何在,肠断芙蓉不系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秋江忆别》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对九月授衣、长途游子、秋江别离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九月授衣怜此日”,以“九月”点明季节,正值秋末冬初,是准备冬衣的时节,诗人在此时感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温暖衣物的期待。接着,“长途游子忆前秋”,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游子,他们远离家乡,心中满是对过去秋天的回忆,这份回忆中或许包含了对家的思念、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未知旅途的忧虑。

“曲终江上人何在”,随着音乐的结束,画面转向了江边,游子的身影仿佛在音乐声中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片寂静与空旷。这句不仅描绘了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游子孤独与漂泊的深切同情。

最后一句“肠断芙蓉不系舟”,以“肠断”形容情感之深,直击人心。芙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与脆弱,不系舟则暗示了游子的离散与无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无奈。

综上所述,《秋江忆别》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漂泊、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语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刘子春台

刘郎洞里筑春台,百啭流莺任往来。

文槛露凝杨柳合,翠帏风动薜萝开。

荆花恍似田家见,玉树浑如谢氏栽。

此景独怜便逸兴,几时招隐白云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小金山用东坡韵

流水桃花笑客来,步虚重上妙高台。

寻僧傍柳缆方系,打鼓鸣榔潮又回。

远近坡山浑入望,萧条庾赋莫兴哀。

春风拟寄江南信,定折梅关积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飞来寺

两年三度过飞来,识面攒眉祇古台。

商舶不闻钟梵去,渔灯仍傍鹭洲回。

功名绊迹心弥淡,儿女关情梦亦哀。

遥望白云何处所,独怜新月照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梦洵子觉而伤之

爱尔故悬今夜梦,见予犹似昔年时。

醒来意气俱寥索,涕集寒衾有所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