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杂感(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关于生命和存在的哲思。"无尽生中有尽身",意指在无穷无尽的世间轮回中,个体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定于何处證前因",则提出人生经历和命运是否能通过某种方式追溯到前世因果的问题。接下来,"一溪春水悠然去"以溪水比喻生命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遍照人间现在人"则表达了生命的普遍性和当下性,如同春水照耀着每一个当下的人间。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找到自我和定位。沈尹默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独特的哲学见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