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守叔康以诗答桃

铃阁挥毫写浩才,云笺艳艳发松煤。

桃投愧匪千年种,瑶报荣誇十袭开。

目送武陵佳实去,耳听清庙雅音来。

不龟献药尝封地,未似芹诚致赠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太守叔康以诗答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太守叔康的敬意与赞美。

首联“铃阁挥毫写浩才,云笺艳艳发松煤”,以“铃阁”象征官署,以“挥毫”描绘诗人创作时的神态,通过“浩才”赞美太守叔康的才华横溢。接着,“云笺”与“艳艳”、“松煤”形成色彩与质感的对比,既展现了诗文的华美,也暗示了太守叔康的文采飞扬。

颔联“桃投愧匪千年种,瑶报荣誇十袭开”,将桃树与瑶草进行对比,桃树虽非千年之种,但其开花之盛却足以媲美瑶草的荣华。这里以桃树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叔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太守叔康政绩的赞誉。

颈联“目送武陵佳实去,耳听清庙雅音来”,运用了“武陵”这一典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远去,而“清庙雅音”则代表了高洁的品德与优雅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叔康高尚人格的钦佩与向往。

尾联“不龟献药尝封地,未似芹诚致赠瑰”,以“不龟献药”和“芹诚致赠瑰”为喻,前者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献药,后者则是以芹菜作为珍贵礼物赠送,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认为太守叔康的贡献与恩泽远超于这些传说中的仙人或礼物,对其深感敬仰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太守叔康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又借前韵谢惠茶

灵芽产自越岩限,精制须调焙下煤。

隐士寄题缄且密,使君分惠重其开。

点疑白雪盈瓯泛,啜恐清风两腋来。

却抒短章酬雅贶,画墁何以谢琼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橘柚

海门橘柚胜湖湘,采献铃斋有意将。

旧岁空希杜陵句,今年方报董泾霜。

敢私磊落充宾豆,愿贡甘香佐寿觞。

蕴藻可羞诚所致,厥包况是重维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王圣途得代还青社

坐婴簿领久纷纷,解印终更兴味新。

尽室图书离海角,一船风雪渡淮滨。

家山远认云门晓,里社行看孟宅春。

术学似君须得路,早教马足踏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孙太守席赋催妆

萝蔓新欢可重誇,葭莩旧契转增华。

闺门素守先生训,牢卺来归御史家。

直户三星乘节候,迎车百两减浮奢。

鹊桥深夜飞霜冷,早对菱花整鬓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