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翻译

海风吹着我的痩骨,我衣裳单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离开京都,到了山海关。望见到处都是关塞的墙垣,飞沙北走;山势向渤海延伸,层峦向东方展开。人迹何在?只见柳树的柔条摇摆不定,草很短,难以形成一片绿色。乍见一树桃花。独自向我微笑。它旁边有短短的颓垣,一湾一湾的曲水。
三月末的山海关,不知有多少东风,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使我的良好念头一扫而光。我远来此地不是为了寻春,也未尝可惜(辜负)春尽,只是深深地念记着这树桃花,玉容寂寞,在没有人烟的地方,还能经受住几番风吹雨打?还能坚持多久?我也想折一枝桃花,通过西来的驿使,寄给我家乡的亲友,看看关外的春花。

注释

风流子:词牌名。
又名《内家娇》。
双调,一百一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塞垣:指塞外,古代称长城以北为塞外。
垣:墙。
溟渤:指渤海。
侵:近。
叠障:此处指长城。
叠:重叠。
障:指在边塞险要处作防御用的城堡。
还:环。
删:削除。
春阑:春残。
玉容:指桃花。
欲附:打算托附。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出关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海风吹瘦骨",以海风的劲吹衬托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点明季节和行踪,四月春寒料峭,诗人却已远离温暖的内地。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展现出边塞的荒凉与辽阔,沙尘弥漫,山势险峻。接下来的"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通过描绘空寂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烟稀少的感叹和对生机盎然的期盼。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以桃花的盛开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桃花虽美,却无人欣赏。"颓垣短短,曲水弯弯",进一步渲染了破败与凄凉的氛围。"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借东风和暮春之景抒发诗人对京城繁华已逝的感慨。

"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诗人意识到自己并非特意追寻春光,而是春光无意中闯入了他的视线,但此刻春意阑珊,美景不再。"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诗人想象远方的佳人,担心她经受风雨后的憔悴。

最后,诗人表达出想要借助西来的驿使,将这份春色带给她,以慰藉她的寂寞。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边塞情怀和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四首(其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过商州

重关已过数峰西,绕尽羊肠踏尽梯。

满耳水声千涧曲,四围山色一城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重过金陵

秋风又到秣陵关,独客穷途尚未还。

武定桥头明月上,朦胧遥望紫金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野望

风卷蓬根野日昏,含凄倚杖望孤村。

村中昨夜逃亡尽,还有催租吏打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