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鉴赏

这首《千秋岁引》是宋代词人陈德武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濯锦丰姿,新凉台阁",开篇便营造出清新雅致的环境,仿佛能看到华丽的锦缎般的人物在新秋的凉意中漫步于楼阁间。"懊悔巫云太轻薄",借巫山云雨之典,表达了对往昔欢愉的怀念和对如今情感失落的懊悔。

"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通过琵琶声和菱花镜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情绪,暗示了曾经的欢歌笑语已不再,只剩下孤独与哀愁。"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但此刻却显得空寂,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春色画船何处泊,秋色丹青人难摸",将春光与秋色比喻为过往的美好时光和现实的冷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可惜风流总闲却",直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被闲置的惋惜。"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揭示了词人心中的秘密,既渴望被人理解,又害怕这份感情被干扰。

最后,"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以孤独的饮酒画面收尾,展现出词人在寂静夜晚的自我安慰,也透露出深深的寂寞和忧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意境,展现了陈德武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4)

陈德武(宋)

成就

有《白雪遗音》一卷

经历

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 籍贯:三山(今福建福州)
  • 生卒年:生平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二)

疏帘揭。云端仰见娟娟月。娟娟月。

不应何恨,照人离别。闭门独睡空愁绝。

姮娥梦里低低说。低低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春游

值升平海宇,又春色、与俱还。

向杨柳楼台,海棠庭院,红药阑干。

可人好风良月,都收拾入锦囊间。

心事已超尘外,天公分付人间。世途陆海拥波澜。

回首梦中看。想酒醒罗浮,云空巫峡,饭熟邯郸。

从兹破琴煮鹤,猗兰不用对人弹。

粗足少游衣食,何妨司马江山。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寄桂林通判叶夷仲

自淮阳别后,一回首、又穷年。

叹蓬逐旋飙,叶随流水,星散维垣。

南来忽闻归兴,岂苍天、故意要储贤。

云慢凌司马赋,风偏动季鹰船。梅窗夜月见修妍。

骏辔忆连钱。命画桨溪流,篮舆山郭,囊锦诗篇。

休辞岁寒远道,对松篁、莫慰寂寥边。

尘榻谁为我下,酒杯惟待君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三用前韵

一春看又尽,问何日、是归年。

望五岭重关,九嶷叠翠,满目藩垣。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

夜立残花影月,朝盼尽柳阴船。天台山水世间妍。

天姥赤城连。好收拾兰庄,白云深处,咏卜居篇。

重寻旧游莺燕,恐无心、待雁夕阳边。

声迹今犹密迩,鸾笺莫厌频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