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广宁这一历史地点的沧桑与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愁。首句“医巫闾是望中山”,以“医巫闾”这一地名开篇,引出对“中山”的遥望,营造了一种远眺历史遗迹的氛围。接下来,“指点残黎惨淡间”一句,点明了此地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一片荒凉与凄惨。
“北镇祀谁凭享殿,南冠人尚恋榆关”两句,通过对比北镇的祭祀场所与南冠人的眷恋之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情感的延续。北镇的祭祀场所或许已经荒废,但南冠人对榆关的怀念依然深切,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对故土的深情。
“光熹往事伤心久,刘杜征魂带血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伤痛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光熹年间的事迹令人悲痛不已,而刘杜两位英雄的魂魄带着血泪归来,不仅表达了对他们英勇事迹的追忆,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的沉重。
最后,“惭愧高冈祀李靖,纪功碑断藓花斑”两句,以李靖为例,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纪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高冈上的李靖祠堂,纪功碑上长满了青苔与花朵,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这不仅是对李靖功绩的缅怀,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宁这一地点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