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渡江云》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上巳节时节,春光正好,诗人行走在旅途之中,心情复杂。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风光临上巳,寒程过处,最喜近吴关。”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上巳节之际,诗人穿越寒冷的路程,最是欢喜接近吴地。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的美景,也暗含着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喜悦。
“落红犹未扫,几阵东风,花雨又阑珊。”接着,诗人通过落花未尽、东风频吹、花瓣飘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落花虽美,却终将随风散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游尘尚少,盼何人、载酒前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期盼着有人能与他一同畅饮,共享旅途中的欢愉。然而,此刻只有他一人,显得格外孤独。
“烟水外,斜阳淡抹,回忆路漫漫。”远处是烟波浩渺的水面,夕阳淡淡地洒在上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回想起漫长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千春往事,胜迹空存。笑登临谁伴,应怅望,看花分薄,拾翠缘悭。”诗人感叹,往昔的美好记忆如今只剩下遗迹,无人相伴,只能独自欣赏花朵的稀疏,寻找昔日的翠色,却已无缘得见。
“吴宫一种伤心草,尚年年、绿到人间。”提到吴宫,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繁华与衰败,一种哀伤的情绪油然而生。即便如此,那曾经的繁华依旧以草木的形式,年复一年地生长在人间,提醒着人们历史的痕迹。
“愁不断,茫茫粉黛溪山。”最后,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愁绪,如同粉黛般点缀在山水之间的愁绪,无法断绝,弥漫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怀,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