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稚存话旧(其一)

如猿噭夜雁嗥晨,剪烛听君话苦辛。

纵使身荣谁共乐,已无亲养不言贫。

少年场总删吾辈,独行名终付此人。

待觅他时养砂地,不辞暂踏软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与稚存话旧(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荣誉、家庭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句“如猿噭夜雁嗥晨”,以猿猴在夜晚哀鸣、大雁于清晨啼叫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剪烛听君话苦辛”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长谈的情景,通过“剪烛”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漫长,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纵使身荣谁共乐,已无亲养不言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荣誉与亲情的矛盾思考。即使身处高位,但没有亲人共享欢乐,内心依然感到孤独;即便生活贫困,但有亲人的陪伴,心灵上仍能感受到温暖。这两句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对于情感需求的渴望,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的亲情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冲突。

“少年场总删吾辈,独行名终付此人”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思。在充满竞争与淘汰的环境中,许多年轻一代被边缘化或淘汰,而真正能够独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这既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个人独立精神的呼唤。

最后,“待觅他时养砂地,不辞暂踏软红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决心。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不愿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意暂时踏入世俗的红尘,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寄寓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积极应对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与稚存话旧(其二)

身世无烦计屡更,鸥波浩荡省前盟。

君更多故伤怀抱,我近中年惜友生。

向底处求千日酒,让他人饱五侯鲭。

颠狂落拓休相笑,各任天机遣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韦书城南归(其一)

夜灯分作江南梦,看尔风尘竟拂衣。

湖上酒徒齐拍手,一天秋与故人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岁暮怀人(其一)

打窗冻雨剪灯风,拥鼻吟残地火红。

寥落故人谁得似,晓天星影暮天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岁暮怀人(其二)

当时置驿起声名,老去传经倍有情。

惭愧西游邴根矩,东家孤负郑康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